知友读音
知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心的好朋友。
引证解释
⒈ 知心朋友。
引《韩非子·五蠹》:“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国语词典
知心的好朋友。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知友
知友造句
- 寻觅了很久之后,我才发现你就是我的知友。
- 天上明月只一轮,地上知友哪里寻?我不气来心不馁,因为知心在眼前。我亲爱的朋友呀,深秋气候冷又冷,别忘衣服来添加,你若是身体有欠佳,月儿暗来我心惊。
- 于兴宗“朝中知友”的唱和诗大部分都属于题画诗。
- 需要之时方与女朋友聊天知友。
- 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 最近怎么样?好久不见,不知友人可安。春日的阳光暖暖,心中的祝愿未浅。愿友平安,幸福绵绵;愿友快乐,微笑依然;愿友精彩生活每一天。
- 共你亲到无可亲密后,便知友谊万岁是尽头。林夕
- 曾履坎坷,感平安是福;曾受潦倒,明知足常乐;曾历风云,方信步荆途;曾经年轻,晓青春最美;曾见病痛,懂体健身安;曾受孤单,知友谊珍贵。
- 得知友鹏在别墅外的杨树林二话不说破门而出也是追了出去。
- 尤其觉得难堪的是知友的逐渐减少和疏远,缺乏交际上的温暖的慰藉。
知友相关词语
- 1 知识产权
- 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重要文件。
- 2 知虑
- 《淮南子·人闲训》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途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
- 3 知慧
- 出处《庄子·列御寇》。
- 4 知耻
-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
- 5 知德
- 【释义】:1.懂得道德。 2.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
- 6 知印
- 知印,读音为zhī yì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主持用印。
- 7 知县
- 知县,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意即不任命正式地方官,地方官职权由中央派遣的官员代理,所谓“知事”),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 8 知无不言
- 出自:《北史·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乞停 李 狱,以俟育孕。
- 9 知法犯法
- 知法犯法是一个汉字词组,基本意思是 知道法律,又违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 10 知己之遇
- 知己之遇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 jǐ zhī yù,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出自于《旧唐书·魏徵传》。
- 11 知解
- 颖悟;领会。
- 12 知能
- 知能是汉语词汇,拼音zhī néng,指智慧才能。泛指知性方面的精神活动。如观察、想像、判断、思考等各种能力。
- 13 知章
- 谓能看清事物的明显迹象。
- 14 知心着意
- 谓彼此了解,心意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