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读音
知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事
(1) 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英
(2) 通晓事理;懂事
英
引证解释
⒈ 通晓事理;懂事。
引《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汉刘向《列女传·梁夫人嫕》:“天子感悟,使中常侍掖庭令杂讯问,知事明审。引见, 嫕对上泣涕,赏赐累亿。”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清李渔《意中缘·悟诈》:“到底是老人家知事。”
⒉ 主管事务。
引《管子·戒》:“於国有所不知政,於家有所不知事,必则朋乎。”
尹知章注:“若皆知之,则事钟於己,将不胜任而败。 朋能有所不知,故可以移政。”
⒊ 官名。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 宋时分命京官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知事之名由此而起。 明清径称县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县, 民国改知县为县知事,省称知事,后又改知事为县长。
引郭沫若《黑猫》六:“府县的知事那时都还是旧人,知府姓李,是云南人,和城内一家姓李的豪绅认了同宗。”
⒋ 官名。 明清时代的属官名。 明清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⒌ 僧职名。掌管僧院事务。后称为住持。
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本朝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而宣和三年禁称主字,改曰管勾院门,同管勾院门事,供养主作知事,庵主作住持。至建炎初,避御名,并改曰住持。”
国语词典
晓事、懂事。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知事 (汉语词语)
知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知县
知事造句
- 人类总是惧怕未知事物,因为恐惧,就要想办法消灭它。所以无论性别认同障碍这个词被关注到什么程度,也无法改变什么。东野圭吾。
- 当他得知事情的真相是如此凄惨时,让他惊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不仅以“口无遮拦”出名,还是日本“中国威胁论”的领唱者之一。
- 北宋末期因保甲法实施不当,民间盗贼蜂起,苏轼深知事关保甲法,其中关窍甚多,万一激出民变,那他苏团练可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 旅行在我看来还是一种颇为有益的锻炼,心灵在施行中不断地进行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动。
-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你的恐惧来源于你的无知;你的无知来源于你的胆怯和虚荣。
- 不知事情的真相却又疯狗乱咬人的人是野蛮与不道德的!
- 一项新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可以影响我们的感知,所以记忆中的心理影像可以改变我们感知事物的方式。
- 今天所有通知事务都要当心,财务发奖金不要,紧急开大会不信,领导有召唤不听,有人要请客不去,有人来送礼不要,收到开心短信也坚持不笑。四月一日愚人节要聪明少上当哦!
- 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
知事相关词语
- 1 知几
- 知几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 2 知恩报德
- 知恩报德,读音zhī ēn bào dé,汉语成语,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出自《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
- 3 知达
- 知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ī dá,意思是明智通达。
- 4 知见
- 知见,出自《汉书·文帝纪》,意思是知识、见解,在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中也有看见、知道的意思,还可作为佛教用语使用。
- 5 知命
- (多指已经看透命运的走势和明白命运的意义)
- 6 知命乐天
- 知命乐天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ī mìng lè tiān,意思是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
- 7 知往鉴今
- 知往鉴今,出自《太平宴》,解释为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8 知心着意
- 谓彼此了解,心意投合。
- 9 知章
- 谓能看清事物的明显迹象。
- 10 知友
- 网络新名词,百度知道网友的简称。现在经过百度征集名字后,知友们被亲切的称为“芝麻”。
- 11 知识产权
- 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重要文件。
- 12 知虑
- 《淮南子·人闲训》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途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
- 13 知小谋大
- 知小谋大,解释: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 14 知至
- 知至谓懂得事物将发展至某种程度。《易·乾》:“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 高亨 注:“知至,预知事业发展将到某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