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读音
道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教
(1) 公元前6世纪时,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一种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英
引证解释
⒈ 道德教化。
引《墨子·非儒下》:“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倍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晋书·王沉传》:“九郡之士,咸悦道教,移风易俗。”
《明史·孝义传序》:“观其至性所激,感天地,动神明,水不能濡,火不能爇,猛兽不能害,山川不能阻,名留天壤,行卓古今,足以扶树道教,敦厉末俗,纲常由之不泯,气化赖以维持。”
⒉ 我国主要宗教之一, 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 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引《周书·武帝纪上》:“十二月癸巳,集羣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明冯梦龙《梦磊记·观梅感梦》:“朕乃宋朝第八代天子是也,初封端王,入承大统,素好道教,别号道君皇帝。”
⒊ 指佛教。
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宋文帝﹞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儁等往彼祈请,并致书於跋摩及闍婆王婆多伽等,必希顾临宋境,流行道教。”
国语词典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创于东汉张陵,陵著有道书二十篇,自号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以符咒为人治病,讲炼丹长生之术,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经弟子广布,信徒渐增,遂正式成为道教,流传于全国。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道教
道教造句
- 在唐代众多的道教派别中,上清派的影响最大。
- 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后不久,官方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道教论坛。
- 文章认为,原始道教的兴起,对于秦汉以来出现的厚葬风俗,具有重要的移易作用,使葬俗逐步走向理性化。
- 而他又不折不扣是一个道士,许多传统读书人忌讳的道教活动如画符念咒等,他都一一实践。
- 鹤山是崂山余脉,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有遇真宫、老君炉、摸钱涧、升仙台、聚仙门等道教古迹。
- 他说,他之所以回家,是因为他在北京道教寺庙白云观的“大师”认为他回家可能是一件好事。
- 在审美学方面,中文文学很受道教思想的影响。你念高行健的《灵山》,在里头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古代道教,和楚国文化的影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现代中国文学的特点。
- 小沟背拥有道教创世文化传说起源、槲栎林生物景观等。
- 道教追求修练成仙,因而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寿命的天神就是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南极真君。
- 多少道教,和道德经特别是影响您的个人形成?
道教相关词语
- 1 道旁苦李
- 道旁苦李,,读音dào páng kǔ lǐ,汉语成语,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 2 道統
- 道统之说最早滥觞于孟子,其言曰︰“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
- 3 道烦恼
- 1.见"道恼"。
- 4 道台
- (1) 古代官职名,也叫道员 英 “taotai,”formerly,Intendant of Circuit
- 5 道士
- 通常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或者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也作有德之士的解释。
- 6 道字
- 吐字;咬字。 唐 李白 《对酒》诗:“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 7 道林纸
- “道林纸”正名为“胶版印刷纸”,是专供胶版印刷的用纸,也适用于凸版印刷。胶版印刷纸一般用漂白化学木浆、竹浆、破布浆及草浆抄制,还需适当地多加填料和胶浆,在长网造纸机上抄制,并经过压光制成。
- 8 道德品质教育
- 道德品质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进他们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活动,是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
- 9 道边苦李
-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10 道德观念
- 道德观念(moral idea),道德的主观方面。反映历史上变化着和发展着的道德关系,即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与一般的反映不同。它包含特殊的道德论证,反映的并不只是行为的本身,而是包含着行为的品格和价值。其形成不仅意味着人们要了解社会上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什么,而且更意味着人们对它们的承认,即切实体会到它们的正确性,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才能用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它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变成了真正的自觉行为,保证了人们在是非、善恶之间能够进行正确的选择。
- 11 道德意识
-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 12 道白
- 道白,是戏剧动作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高度凝练化、特殊化了的戏剧性情感符号。《雷雨》中,老爷让萍儿给蘩漪端药的道白,鲁妈让四凤跪下对天起誓——其实是对悲剧命运起誓——的道白,无论语言、无论发音、无论吐词、无论声调,都是全部情感、身心状态由内向外的延伸。当一种情感、一种在知觉中的思想以高强度上升时,就必定孕育在说话——道白——之中。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 13 道貌俨然
-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 14 道席
- 道席,读音dào xí,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对对方表示尊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