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誓读音
典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引证解释
⒈ 《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引唐柳宗元《贞符》:“故仲尼叙《书》:於尧曰‘克明俊德’,於舜曰‘濬哲文明’;於禹曰:‘文命祗承于帝’;於汤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於武王曰‘有道曾孙’。稽揆典誓,贞哉!”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典誓
典誓相关词语
- 1 典物
- 典物,是指出典的标的物。以不动产为限,但其效力涉及到典物的从物和从权利。在出典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为典权人,提供典物的一方当事人为出典人。典物的从物所有权属于出典人。典物的从物无论在设定典权前或后产生,一般都属典的标的物。典物上的从权利在出典人无相反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应推定为让与典权人使用典物的范围,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有所限制。中国在土地改革后,土地不得成为出典的标的物,实际上使典权制度已不复存在。典权人对典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典权人既可以直接占有典物,也可以间接占有典物。还可以通过再典或转让的形式,将自己对典物的权利让与他人。出典人对典物在绝卖前享有所有权。
- 2 典属国
- 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同秦朝设立的典客分别处理内外事务。典属国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同周边的少数民族各国具体交往由典属国执行,在秦汉时典属国的职权类似现在的外交部长。元狩三年增加了属国都尉负责管理归附的少数民族,主要从官有属国都尉、九译令、丞等。典客(大鸿胪)主要负责内务,诸侯王、列侯的事务都属大鸿胪掌管,包括他们的谥号,诸侯朝见的接待、礼节等等。但是汉朝权力机关职能转换过程中,典客、典属国的职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少数民族朝见皇帝的仪式划归大鸿胪负责,而不再由典属国负责,典属国后来只负责归降的少数民族,具体外交事务,外交政策的制定都由丞相,甚至皇帝直接负责,典属国的权力日益削弱,在西汉成帝前28年时被并入大鸿胪。北魏时复置,主管外交事务。
- 3 订誓
- 订誓,读音是dìng shì,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盟誓结交。
- 4 赌咒发誓
- 赌咒发誓,成语,拼音是dǔ zhòu fā shì,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5 赌誓发原
- 【出处】: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江湖上客商,赌誓发愿便说:‘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剥皮。’”
- 6 赌誓发愿
-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发誓。
- 7 赌誓
- 语出:明 无名氏 《霞笺记·端阳佳会》:“今日是节日,不要赌誓。” 清 汪永安 《紫堤村小志·内则》:“教子令勿轻言诺及矢口赌誓。”《镜花缘》第九六回:“老狗既对天赌誓,我就前去看看。”
- 8 黩誓
- 黩誓,读音为dú shì ㄉㄨˊ ㄕ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信守誓言。
- 9 队典
- 废亡的典章制度。《艺文类聚》卷三八引 南朝 梁 沉约 《侍皇太子释奠》诗:“队典必从,阙祀咸荐
- 10 惇典
- 惇典,读音是dūn diǎn,汉语词语,指厚其礼敬,也指敦厚的典礼。
- 11 恩典
- (2)泛指恩惠。
- 12 二典
- 今文《尚书》唯有《尧典》,东晋《伪古文尚书》分为二篇,以“帝曰钦哉”以上为《尧典》,以“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东晋后,《伪古文尚书》流行,而有二典之说。《文苑英华》三八六唐贾至《授房琯刑部尚书制》:“俾掌二典,以弼五教。”
- 13 典洽
- “典洽”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典正周详,陈田 《明诗纪事戊签·李濂》有所记载。
- 14 典契地
- 典契地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iǎn qì dì ,意思是承租来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