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读音
公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诸侯或君王的同族。指公族大夫。
引证解释
⒈ 诸侯或君王的同族。
引《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
毛传:“公族,公属。”
郑玄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
《汉书·刘歆传》:“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
《隋书·嗣王集传》:“帝不忍加诛,乃下詔曰:‘……虽復王法无私,恩从义断,但法隐公族,礼有亲亲。’”
《明史·镇平王有爌传》:“﹝朱有爌﹞又採歷代公族贤者,自夏五子迄元太子真金百餘人,作《贤王传》若干卷。”
章炳麟《秦政记》:“六国公族散处閭巷之间, 秦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庙,情也。”
⒉ 指公族大夫。
引《左传·宣公二年》:“自是晋无公族。”
杜预注:“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
国语词典
诸侯的同族。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公族
公族相关词语
- 1 公办
- 公办,主要是指事业由国家或集体举办。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国家政府财政拨款。
- 2 公报
- 公报一般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所发表的关于重大事件,或会议经过和决议等的正式文件。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公报。关于会议会谈进展、经过,或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的正式文件,称“公报”、“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有时其中包含有关于这些国家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条约的性质。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或其他官方文件的刊物,有时也称“公报”。
- 3 公尺
- (1) 米的旧称 英 metre
- 4 公调
- 公调,读音gōng diào,汉语词汇,释义为官家赋税。
- 5 公而忘私
- 公而忘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ōng ér wàng sī,意思是指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
- 6 公府
- 释义:1、君主之府。2、三公之府。3、官府。4、宅第的尊称。
- 7 公父
- 公父,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复姓。
- 8 公服
- 公服是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由于省略了朝服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如公服即比朝服少蔽膝、剑、绶诸物。明代由右衽圆领袍、纱帽幞头、束带组成,公服制度被日本、朝鲜等汉文化圈国家普遍采用。
- 9 公槐
- 公槐,拼音是gōng huái,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三公之位。
- 10 公共租界
- 公共租界(gōng gòng zū jiè)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中国共有两处公共租界,分别是上海公共租界和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图中是上海公共租界标志。
- 11 公婆
- 公婆,是指夫妻的关系。在粤语当中,当夫妻可以叫成两公婆。
- 12 公民权
- 公民权是“公民权利”的简称。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身等各项权利。既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又包括一般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美国学者将公民权分为两类:实体权和程序权。实体权指宪法和法律关于保护人身、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的自由;私有财产权;请愿权、选举权等。程序权指作为保护实体权手段的、有关司法程序上的一些权利,如不受非法搜査与扣押等。
- 13 公中
- 2.旧时的豪门大家中人口众多,长房庶出尊卑有别,在子侄们都成年以后会分房而居,各自过的是各自的,开支各自的资费,但每房都要缴纳出一定数额的款项,这笔款项由族长或是长房的人代管,用于家庙、朝祭等。且分房而居的众人多还是住在一个大园子里,各自的营生都有相互之间的牵连,由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将所有正当的光明正大在面子上的盈利抽出一部分来,纳入上面说的款项,也是用于宗族的事务,这些款项就称为是“公中”的开支,当涉及的问题和事务分不出到底是哪房的事了就是动用公中的开支,或是其他的用途经过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同意也可动用公中的。
- 14 公用
- 公用[public;communal;for public use] 社会全体成员都可以得到或分享;共同使用人类公用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