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读音
公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府
(1) 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君主之府。
引《左传·昭公四年》:“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是弃君命也。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三官也。”
⒉ 三公之府。
引《汉书·游侠传·陈遵》:“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
汉王符《潜夫论·爱日》:“郡县既加寃枉,州司不治,令破家活,远诣公府。”
汪继培笺:“《后汉书·灵帝纪》光和三年章怀注:‘公府,三公府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迄至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笺。”
《旧唐书·代宗纪》:“职有关於公府,事不係於尚书,虽陈啟沃之谋,未专宰臣之称,所以委遇斯大,品秩非崇。”
⒊ 官府。参见“公衙”。
引《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壻殊。”
唐岑参《题永乐韦少府厅壁》诗:“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而为衙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戴京兆》:“﹝京兆﹞再预告归。幅巾野服,参学径山,絶迹公府,人品为武林第一。”
⒋ 宅第的尊称。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
唐韩愈《答张籍书》:“其他俟相见。薄晚,须到公府。言不能尽。”
国语词典
君府。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公府
公府相关词语
- 1 公父
- 公父,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复姓。
- 2 公服
- 公服是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由于省略了朝服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如公服即比朝服少蔽膝、剑、绶诸物。明代由右衽圆领袍、纱帽幞头、束带组成,公服制度被日本、朝鲜等汉文化圈国家普遍采用。
- 3 公槐
- 公槐,拼音是gōng huái,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三公之位。
- 4 公共租界
- 公共租界(gōng gòng zū jiè)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中国共有两处公共租界,分别是上海公共租界和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图中是上海公共租界标志。
- 5 公婆
- 公婆,是指夫妻的关系。在粤语当中,当夫妻可以叫成两公婆。
- 6 公民权
- 公民权是“公民权利”的简称。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身等各项权利。既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又包括一般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美国学者将公民权分为两类:实体权和程序权。实体权指宪法和法律关于保护人身、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的自由;私有财产权;请愿权、选举权等。程序权指作为保护实体权手段的、有关司法程序上的一些权利,如不受非法搜査与扣押等。
- 7 公刘
- 公刘(1927年3月7日—2003年1月7日),原名刘仁勇,又名刘耿直,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上海夜歌(一)》、《神圣的岗位》、《黎明的城》、《在北方》、《白花·红花》、《离离原上草》、《仙人掌》等。
- 8 公荐
- 释义:唐宋代台阁近臣推荐贡举人,谓之“公荐”。《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故事,每岁知贡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得荐抱才艺者,号曰公荐。”
- 9 公酒
- 释义:因公事酿造之酒。《周礼·天官·酒正》:“凡为公酒者,亦如之。” 郑玄 注:“谓乡射饮酒,以公事作酒者,亦以式法及酒材授之,使自酿之。”
- 10 公检法
- 总而言之,“公检法”即国家机关为公民执法的三大部门。
- 11 公良
- 姓。指公良姓。公良(Gōng liáng)姓源流单纯,出自周朝公子良后代,以祖名为氏。
- 12 公开信
- 公开信是将内容公布于众的信件。公开信可以笔写,也可以印刷、张贴、刊登和广播。其对象一般比较广泛,如“三八”妇女节写给全国妇女的公开信;“五四”青年节写给全体青年的公开信;也可写给一人。不论是写给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或写给个人,从写信者的角度看,都希望有更多人的阅读、了解,甚至讨论信中的问题。信的内容一般涉及比较重大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教育作用和宣传作用。公开信类型。
- 13 公而忘私
- 公而忘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ōng ér wàng sī,意思是指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
- 14 公调
- 公调,读音gōng diào,汉语词汇,释义为官家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