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门读音
端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宫殿的正南门。
2.为太微垣的南门。
3.宫殿的正门。
2.为太微垣的南门。
3.宫殿的正门。
引证解释
⒈ 宫殿的正南门。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
《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集解引胡三省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晁冲之《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
《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⒉ 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
引《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注:“端门, 太微宫南门也。”
《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国语词典
宫殿的正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端门 (洛阳城端门)
端门相关词语
- 1 端木
- (1)复姓 英 a surname
- 2 端敏
- 端敏,拼音是duān mǐn,解释为正直聪敏。
- 3 端方
- 端方(1861年~1911年)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陶斋,谥忠敏。光绪八年举人,入赀为员外郎,历督湖广、两江、闽浙,宣统元年调直隶总督,旋坐事劾罢,宣统元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 4 端罩
- 端罩(duān zhào ),满语叫“打呼”,清代服饰名。在清代服饰制度中,是一种皇帝、诸王、高级官员等人在冬季时替代衮服、补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的一种圆领、对襟、平袖、长及膝、左右垂带的翻毛外褂。
- 5 端绪
- 语出《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
- 6 端阳
- 端阳即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1]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7 端翔
- 唐 陈子昂 《修竹篇》序:“一昨於 解三 处见 明公 《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 8 端倪可察
- 端倪可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uān ní kě chá,意思是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出自《庄子·大宗师》。
- 9 端丽
- 释义:端庄秀丽
- 10 端涯
- 释义:边际。
- 11 端量
- 端量,指仔细地看;打量。
- 12 端揆
- 端揆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
- 13 端居
- 释义:平居、安居。
- 14 端午节
- 端午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