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读音
端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端正
(1) 姿势挺直
(2) 在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的
(3) 端正思想
(4) 正派;正确
引证解释
⒈ 正;直;不偏斜。
引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愴,终年常端正。”
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
清李渔《巧团圆·解纷》:“远远望见两箇后生飞赶前来,想是要买我做爷的了,不免坐端正了,好等他来拜见。”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帽子放在膝上,很端正的坐在屋角的一张圈椅里。”
⒉ 整齐匀称。
引《史记·儒林列传》:“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去亭六七里,有一端正妇人乞寄载。”
唐顾况《梁广画花歌》:“上元夫人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华州太守苏护有一女,生得形容端正,有倾城之貌。”
⒊ 正直不邪。
引《庄子·天地》:“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成玄英疏:“端直其心,不为邪恶。”
《汉书·霍光传》:“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僕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宋梅尧臣《和元之述梦见寄》:“始知端正心,寐语尚不誑。”
《清史稿·惠端亲王绵愉传》:“同治二年, 穆宗典学,太后以绵愉行辈最尊、品行端正,命在弘德殿专司督责。”
⒋ 妥帖;停当。
引《水浒传》第二三回:“得蒙抬举,安敢推故?明日打点端正便行。”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大便自去央间壁王婆子来,安排端正,都拿上楼来,摆在桌子上,无非都是些鱼肉菓菜点心之类。”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船上人打点端正,纔要发号开船,只见李氏慌对杨公説:‘不可开船!’”
⒌ 安排;准备。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清早起来,端正斋筵。”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汤兄弟可先到昭丰镇上去,端正了安歇的地方,以便调理。”
国语词典
不歪斜、不邪曲。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端正
端正造句
- 暪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他坐得端端正正的。
- 小红的字总是写得端端正正的。
- 我们要端端正正做人。
-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才有动力。
- 在学习时,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妹妹学习态度端正,经常受到妈妈的表扬。
- 写字的姿势要端正,不然有损健康。
- 首先你要端正你的态度,爱情就这样没人逼你要喜欢她要爱上她。我看了你的情况,这个女的确实不是好东西,一个女的跟那么多男的发生关系,不洁身自好也就算了,还动不动提钱,确实不适合继续交往!至于你问为什么对她那么好,她还要欺骗你感情,..。
- 我们要生动活泼地、具有说服力地教育青年工人端正劳动态度。
- 罚检讨是为了让我们端正态度、深刻反省犯下的错误,然而结果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
端正相关词语
- 1 端然
- 新峰地产始创于1984年,其前身为深房集团楼宇销售租赁管理部,1993年成立深圳市新峰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是深圳最早从事房地产咨询顾问的专业公司之一。
- 2 端蒙
- 容貌冷艳,武艺出众,眉宇间隐有一种难言之莫名哀伤。一身黑色俐落的南蛮女战士戎装,在飞羽「十杰」排名战时,以女子之身一路奋战直上,出人意外击败许多男性高手,仅在最后落败于焉逢之下,取得排名第二之「端蒙」称号。
- 3 端甫
- 端甫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uān fǔ,基本意思是穿礼服,戴礼帽。
- 4 端午
-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
- 5 端坐
- 释义:1、安坐;正坐。2.谓安然栖息。
- 6 端午节
- 端午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7 端居
- 释义:平居、安居。
- 8 端门
- 大业二年春正月,东京洛阳建成,三月庚午,隋炀帝车驾从江都都出发,四月庚戌到达龙门伊阙,沿皇城中轴进入东京城,史载隋炀帝御端门,大赦,免天下今年租税。
- 9 端木
- (1)复姓 英 a surname
- 10 端敏
- 端敏,拼音是duān mǐn,解释为正直聪敏。
- 11 端方
- 端方(1861年~1911年)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陶斋,谥忠敏。光绪八年举人,入赀为员外郎,历督湖广、两江、闽浙,宣统元年调直隶总督,旋坐事劾罢,宣统元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 12 端罩
- 端罩(duān zhào ),满语叫“打呼”,清代服饰名。在清代服饰制度中,是一种皇帝、诸王、高级官员等人在冬季时替代衮服、补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的一种圆领、对襟、平袖、长及膝、左右垂带的翻毛外褂。
- 13 端的
- “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意为1.真的;确实。2.到底;究竟。3.始末;底细。4.凭准。出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课本,第21课《智取生辰纲》。自离了这北京五六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 14 端凝
- 意为端正认真而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