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具读音
草具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粗劣;粗劣的饭食。
初步制定,草拟。
用草编制的器具。
引证解释
⒈ 粗劣;粗劣的饭食。
引《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餘。”
司马贞索隐:“谓亦舍之,而食以下客之具,然草具,谓麄食草莱之饌具。”
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卷一:“以麦饭对葱叶,谓草具之食也。”
清钮琇《觚賸续编·英豪举动》:“﹝熊廷弼﹞供枯鱼焦腐二簋,粟饭一盂, 冯下箸有难色……﹝熊曰:﹞似此草具,当非所以待子,然丈夫处世,不应於饮食求工,能饱餐麤糲者,真英雄耳。”
⒉ 初步制定,草拟。
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
《汉书·贾谊传》:“乃草具其仪法。”
颜师古注:“草谓创造之。”
《南史·文学传·杜之伟》:“中大通元年, 梁武帝幸同泰寺捨身,敕勉撰仪注。 勉以先无此礼,召之伟草具其仪。”
宋王安石《叔孙通》诗:“草具一王仪,羣豪果知肃。”
⒊ 用草编制的器具。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芳云止勿行,下车取篮中草具,偕明璫数辈,布置如法,转眼化为巨第。”
国语词典
粗糙的饮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草具
草具相关词语
- 1 草書
-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 2 草苫
- 草苫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用专用的草苫机器加工而成。草苫种类很多,长度有6米,8米,10米,15米,没有限制完全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宽度只有1米,1.2米,1.5米,2.0米。草苫又根据经数不同,厚度不同,产品的好坏层次不一,在经数和厚度上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定制。草苫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建设农业蔬菜大棚,在冬季保持蔬菜大棚的温度。
- 3 草率将事
-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认真。
- 4 草木萧疏
- 草木萧疏 (cǎo mù xiāo shū),汉语词汇,释义为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 5 草丛
- 草丛:Minecraft中的一种物品
- 6 草上飞
- 草上飞,原来是指奔跑的功夫,因为身体轻,跑得快,所以夸张地称为“草上飞”。过去各家各派都有这种功夫。少林寺的比较典型,就是腿上绑沙绑腿、穿沙背心跑山,每天大量训练,据说练多少年后去掉沙袋可以快如奔马。按照最新的说法,就是通过艰苦的魔鬼训练,增加体能和耐力,提高奔跑速度。后来被人们更进一步地夸张和误解,根据字词附会穿凿,变成了什么脚不沾地之类的。
- 7 草薙禽狝
- 草薙禽狝意思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 8 草藥
- 比如,中药的使用麻黄素治疗呼吸系统目前仍然存在。麻黄素仍然有着大部分的商业处方药,可以用于减轻气喘症状。
- 9 草市
- 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 10 草坂
- 草坂,拼音cǎobǎn,出自《长江三日》。
- 11 草茅
- 释义:1、指杂草。2、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 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 4.比喻鄙陋微贱。 5、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 12 草马
- 草马,指母马。见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今北方通称牝马曰草马,牝驴曰草驴。”
- 13 草包
- 草包,俗语,贬义词,用草织的包包的不结实不耐用来形容某个人不经用、没有能力。草包有时也指稻草人,从容引申为骂人的词,骂那些徒有其表、外强中干却非要装作自己有多大能耐的虚伪人士。也有地方称羊牛的胃为草包,其里面没有价值的东西,形容一个人没有才能 。
- 14 草寇
- 语出《旧唐书·僖宗纪》:“如乡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义徒,驱除草寇者,本处以闻,亦与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