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读音
格物致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引证解释
⒈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引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朱子语类》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清颜元《四书正误·大学》:“李植秀问‘格物致知’。予曰:‘知无体,以物为体……故曰: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国语词典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作「格致」。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造句
- 他们皆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之人,像萧传香精于建筑设计,学的是格物致知之学,而萧华楼则是被当做一派掌门培养,即所谓的帝王术。
- 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
- 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 实际上,“格物致知”包含更多的还是“即物穷理”的意思。
- 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 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 万物皆有道,格物致知,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 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 ——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知而行之,努力做到为善去恶。
- 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
格物致知相关词语
- 1 格局
- 在哲学上来说,格:指人格;局:指气度、胸怀。
- 2 格调
- 格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é diào,指风度;仪态,也指文章的风格。出自唐·蒋防 《霍小玉传》:“故霍王小女名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 3 格言
-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
- 4 格物
-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 5 格物穷理
- 格物穷理,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 6 格调说
- 格调说由清康乾年间的沈德潜所倡导。“格调”渊于严羽,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 因此其诗论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有一定保守性。而其创作多为歌咏升平、应制唱和之类。但另一方面他也提倡“蕴蓄”、“理趣”、诗的化工境界及重视作品主导作用等具有审美理论价值的有益观点。
- 7 格格不入
- 格格不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é gé bú rù,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出自《礼记·学记》。
- 8 格格
- 9 格式
- 格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gé shì,指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语出《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 阴有灭齐志, 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 10 格竹
- 格竹(拼音gé zhú)指明朝大哲学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竹子之理的典故。
- 11 格度
- 释义:1、品格气度。2、规格形制。
- 12 格非
- 纠正错误。语出《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 13 格致
- 格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宋以后的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颇多分歧。程朱学派朱熹认为物心同理,欲明心中之理,不能仅靠反省,而应以格物为方法。近代亦称基础科学为格致学。
- 14 隔品致敬
- ɡé pǐn zhì jì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