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读音
格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格言
(1) 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字句
英
引证解释
⒈ 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引《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 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南朝梁沉约《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不蕕杂,闻之前典。”
宋司马光《河间献王赞》:“周室衰,道德坏……重以暴秦害圣典,疾格言,燔诗书,屠术士。”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偏重个人的修养,名言的作用似乎广泛些。”
国语词典
可以为人法则、砥砺言行的简短词语。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格言 (黑龙江省出版总社出版杂志)
格言 (汉语词语)
格言造句
- 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最讨厌肥大难看的校服,没有别的学生的勇气,在校服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写下信仰的格言,可以让校服变得另类一些;亦没有勇气,和父母要额外的钱,买喜欢的衣裙,所以只好每日委屈地穿着它,如一只被排挤走失的野猫一样,卑微地走来走去。
- 从一个人最欣赏的格言,便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个性。
- 他做人一生谨慎,处世的格言是"言多必失"。
- 格言是多国结晶的优良思想。
- 以上都是关于读书的经典格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 我收集了不少格言警句,都写在日记本上。
- 俭可养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但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 每当我想放弃时,就会想起这一句格言,想起这一段故事,它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是都要认真去做,当遇到困难不仅不能放弃,还要挑战困难,勤奋好学,追求知识,才能在知识的果树上摘到甜美的果实,方能取得成功,成为一位栋梁之才。这就是“只要有恒心,铁柱磨成针”这句格言给我的启示。
- 适用于家庭的债务格言,对政府而言可能是荒谬绝伦。
格言相关词语
- 1 格物
-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 2 格物穷理
- 格物穷理,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 3 格调说
- 格调说由清康乾年间的沈德潜所倡导。“格调”渊于严羽,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 因此其诗论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有一定保守性。而其创作多为歌咏升平、应制唱和之类。但另一方面他也提倡“蕴蓄”、“理趣”、诗的化工境界及重视作品主导作用等具有审美理论价值的有益观点。
- 4 格格不入
- 格格不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é gé bú rù,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出自《礼记·学记》。
- 5 格格
- 6 格式
- 格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gé shì,指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语出《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 阴有灭齐志, 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 7 格竹
- 格竹(拼音gé zhú)指明朝大哲学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竹子之理的典故。
- 8 格度
- 释义:1、品格气度。2、规格形制。
- 9 格非
- 纠正错误。语出《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 10 格心
- 11 格令
- 格令:是历史上使用过的一种重量单位,最初在英格兰定义一颗大麦粒的重量为1格令。
- 12 格知
- 格知,读音 gé zhī,汉语词语,指度知。
- 13 格调
- 格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é diào,指风度;仪态,也指文章的风格。出自唐·蒋防 《霍小玉传》:“故霍王小女名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 14 格局
- 在哲学上来说,格:指人格;局:指气度、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