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读音
格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格局
(1) 艺术或机械的图案或形状;格式;布局
例
例
英
(2) 局势、态势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命相家指定格与合局。
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而后操术者人人争谈格局之高,推富贵之由,徒足发贤者之一笑耳。”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审格局,决一世之荣枯;观气色,定行年之休咎。”
⒉ 谓结构和格式。
引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汉、唐、宋之奄宦,乘人主之昏而后可以得志; 有明则格局已定,牵挽相杂。”
老舍《骆驼祥子》一:“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国语词典
结构和式样。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格局 (汉语词语)
格局造句
- 我们不要让原有的条条框框束缚自己的思想,打破画地为牢的格局,重新制定新的计划。
- 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
- 每天给部下打很多电话的老板都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不信任部下。亲历亲为,但是没有看到公司的大格局导致失败。
- 古城的建筑还是依旧,以大街小巷的格局分布着。
- 打开一扇门,关闭很多人,这是一种生活的手法,聆听一个世界,躲避个别人,这是活下去的原则,说出生命的格局,掌握分析驾驭人生的衡量,这是内心价值的呈现。
- 从而最终形成了雅俗分野又各得其所的基本文学格局。
- 语言,格局里面最大的画面,拿得起来,就是人生的灵魂,放得下,就是命运的态度。
- 自己家人,还用那么客气,进去说话时适当的夸夸房子的位置,采光,格局什么的就好。
- 人为的世界,你有思维的重点,不代表你有分析的时常,用思维的扣弦来掌握生命的画意,会让自己知道语言是那么的神奇,格局是那么的伟大。
- 这间闽南风格的古屋,整个格局透露出古色古香的气度。
格局相关词语
- 1 格调
- 格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é diào,指风度;仪态,也指文章的风格。出自唐·蒋防 《霍小玉传》:“故霍王小女名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 2 格言
-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
- 3 格物
-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 4 格物穷理
- 格物穷理,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
- 5 格调说
- 格调说由清康乾年间的沈德潜所倡导。“格调”渊于严羽,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 因此其诗论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有一定保守性。而其创作多为歌咏升平、应制唱和之类。但另一方面他也提倡“蕴蓄”、“理趣”、诗的化工境界及重视作品主导作用等具有审美理论价值的有益观点。
- 6 格格不入
- 格格不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é gé bú rù,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出自《礼记·学记》。
- 7 格格
- 8 格式
- 格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gé shì,指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语出《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 阴有灭齐志, 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 9 格竹
- 格竹(拼音gé zhú)指明朝大哲学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竹子之理的典故。
- 10 格度
- 释义:1、品格气度。2、规格形制。
- 11 格非
- 纠正错误。语出《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 12 格心
- 13 格物致知
-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14 格致
- 格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宋以后的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颇多分歧。程朱学派朱熹认为物心同理,欲明心中之理,不能仅靠反省,而应以格物为方法。近代亦称基础科学为格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