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途读音
三途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三涂”。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三涂”。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引晋郗超《奉法要》:“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揬强梁,不受忠諫,及毒心内盛,狥私欺紿,则或堕畜生;或生蛇虺。慳贪专利,常苦不足,则或堕饿鬼……此谓三涂,亦谓三恶道。”
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
明汪廷讷《狮吼记·冥游》:“三途渺渺苦无边,长夜漫漫几时晓。”
清姚鼐《罗两峰鬼趣图》诗:“幻作三途业,何异景罔两。”
⒉ 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自唐宋以来,俱重科名。虽是别途进身,尽能致位权要,却是惟以此为华美。往往有只为不得一第,情愿老死京华的。到我国朝初时,三途并用。”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途 (词语)
三途相关词语
- 1 三握发
- “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三握发“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 2 三影
- 三影拼音是sān yǐnɡ,人物是张先。
- 3 三障
- 皮烦恼障即三界中思惑也。谓贪嗔痴等烦恼。对外六尘而起。如皮在身外。故名皮烦恼障。
- 4 三欲
- (1).人君的三种欲望。谓欲强,欲安,欲荣。《荀子·君道》:“为人主者,莫不欲彊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 禹 舜 之所同也。要此三欲,辟此三恶,果何道而便?曰:在慎取相,道莫径是矣。”
- 5 三壶
- 三壶,汉语拼音sān hú,指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 6 三略
- 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 7 三荆
- 三荆是中国的词语,出自中国古诗词。以喻同胞兄弟。
- 8 三牢
- 三牢,汉语词汇,拼音sān láo,意指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猪三牲,各三只称三牢。
- 9 三不惑
- 示例:居官以清白见称,绰有父风,尝自谓我有~,酒、色与财,及病殁时,年已七十有四。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五十二回
- 10 三藩
- 指汉明帝子千乘哀王建﹑淮阳顷王昞﹑济阴悼王长。 指南朝齐之会稽﹑南徐州和南兖州。清称明末之福王 朱由崧 ﹑唐王 朱聿键 ﹑桂王 朱由榔 为三藩。参阅清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 清初封明降将吴三桂为平西王,镇云南;耿继茂为靖南王 后子精忠嗣 ,镇福建;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广东,并称三藩。《清史稿.吴三桂传》:'是时可喜镇广东,继茂子精忠镇福建,与三桂并称'三藩',而三桂骄恣尤甚。'康熙十二年下令削藩﹐吴三桂﹑尚之信 可喜子 ﹑耿精忠相继反清﹐均被平定。史称'三藩之乱'。
- 11 三尊
- 三尊是指古代人应尊敬的三种人。即君、父、师。
- 12 三旨相公
-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出自《宋史·王圭传》。
- 13 三涂
-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
- 14 三术
- 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 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 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