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读音
三旨相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引证解释
⒈ 宋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旨相公
三旨相公造句
- 歧公被士林讽为三旨相公,却不知正因歧公之谨,方有我们王氏之固。
- 不就是朝堂之上那个最碌碌无为的三旨相公。
- 这位仁兄,你真精辟!我就是那个奉旨爬龙床、奉旨乱君心、奉旨搞和谐的三旨相公。
- 三旨相公之名,不过是唯唯诺诺,但尊上意而已,印象中后人也没遭什么罪。
- 时人谓之“三旨相公”,以讥讽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三旨相公相关词语
- 1 三三节
- 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 元 萨都剌诗:“三三节近晴光稳,满进 虞 廷万岁觞。”
- 2 三青蔓
- 三青蔓,汉语词语,读音是sān qīng màn,含义是枸杞的别名。
- 3 三年丧
- 古代丧服中最重的一种。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等要服丧三年。为封建社会的基本丧制。出自《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 杜预 注:“天子绝期,唯服三年,故后虽期,通谓之三年丧。”
- 4 三品秀才
-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 章 学士 珉 为布衣,以宰相自许,高盖大马,盛服羣从而后出, 润 人谓之‘三品秀才’。”
- 5 三素云
- 三素云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道教谓人身中元气有紫、白、黄三色;指各色云烟。
- 6 三条
- 属新潟县。在信浓川与五十岚川汇流处。人口8.6万(1986)
- 7 三庭
- 三庭是道教用语。人体的三个部位,上黄庭宫、中黄庭宫和下黄庭宫的合称。
- 8 三违
- 9 三行
- 三行:曹秦演唱歌曲
- 10 三等九格
-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 11 三大纪律
- 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 12 三查三整
- 1947年冬至1948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利用作战间隙普遍开展以诉苦和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有领导有秩序的大规模民主整军运动。1948年3月,毛泽东将其概括为新式整军运动。
- 13 三尊
- 三尊是指古代人应尊敬的三种人。即君、父、师。
- 14 三藩
- 指汉明帝子千乘哀王建﹑淮阳顷王昞﹑济阴悼王长。 指南朝齐之会稽﹑南徐州和南兖州。清称明末之福王 朱由崧 ﹑唐王 朱聿键 ﹑桂王 朱由榔 为三藩。参阅清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 清初封明降将吴三桂为平西王,镇云南;耿继茂为靖南王 后子精忠嗣 ,镇福建;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广东,并称三藩。《清史稿.吴三桂传》:'是时可喜镇广东,继茂子精忠镇福建,与三桂并称'三藩',而三桂骄恣尤甚。'康熙十二年下令削藩﹐吴三桂﹑尚之信 可喜子 ﹑耿精忠相继反清﹐均被平定。史称'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