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读音
三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引证解释
⒈ 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引汉董仲舒《贤良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汤法三圣。”
颜师古注:“三圣,谓尧舜禹也。”
⒉ 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引《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朱熹集注:“三圣, 禹、周公、孔子也。”
⒊ 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引《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颜师古注引韦昭曰:“伏羲、文王、孔子。”
清王鸣盛《蛾术编》卷三:“伏羲画六十四卦, 文王作卦辞,爻辞, 孔子作十翼……歷数三圣。”
⒋ 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引《汉书·诸侯王表序》:“三圣制法,立爵五等。”
颜师古注:“三圣谓文王、武王及周公也。”
三国魏曹植《丹霞蔽日行》:“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黄节注:“一门三圣,谓文、武、周公也。”
国语词典
三位圣人:(1) 伏羲、文王、孔子。《汉书.卷三○.艺文志》:「人更三圣。」颜师古注引韦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 尧、舜、禹。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3) 文王、武王、周公。《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序》:「昔周监于二代,三圣制法。」唐.颜师古.注:「三圣谓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 夏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汉.赵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诐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圣相关词语
- 1 三山客
- 指道士。 前蜀 杜光庭 《题北平沼》诗:“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 2 三热爱
- 1.1981年8月,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活动。此后,"三热爱"与"五讲四美"并提,也成为全民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
- 3 三仁
- 三仁,译为三位仁人,选自《论语·微子》。
- 4 三酿五齐
- 泛指醇酒,出自清代《<陈鸿节诗集>序》
- 5 三炮
- 三炮,东北土话。形容头脑简单,说话做事欠缺考虑,不经过大脑、愚鲁胡来、莽打莽撞、没有水准的人,再引申,就是形容一个人见识平庸,没有见过世面,什么都不知道、都不懂。
- 6 三真
- 三真是汉语词汇,是三真经的意思,出自《送延陵张宰》。
- 7 三月雪
-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那些曾经深深感动过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人终生难忘终生受益。在今天这个传媒多元的时代,我们特别需要向广大少年儿童提倡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锁定的主要目标。
- 8 三兽渡河
- 三兽渡河是指佛教徒领会教义深浅不同,出处《景德传灯录》。拼音sān shòu dùhé。
- 9 三术
- 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 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 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
- 10 三涂
-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
- 11 三途
- 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 12 三握发
- “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三握发“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 13 三十二天
-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法苑珠林》卷五:“如《婆沙论》中说,天有三十二种,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
- 14 三韩
- 大韩民国之韩即来自于朝鲜王国的末代国号大韩帝国,而大韩帝国的国号便来自于古代的三韩联盟。现在的朝鲜民族的成员均称自己为“三韩子孙”,这一点和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的缘由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