疽疣读音
疽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毒疮和赘疣。
引证解释
⒈ 毒疮和赘疣。
引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鍼石。”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疽疣
疽疣相关词语
- 1 疽囊
- 毒疮植根处。喻群恶聚集之所。《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谧 、 轨 、 胜 、 范 、 当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丁谧 ﹞虽与 何晏 、 邓颺 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於 爽 。 爽 亦敬之,言无不从。故于时谤书,谓‘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 默 作疽囊’。三狗,谓 何 、 邓 、 丁 也。 默 者, 爽 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 谧 尤甚也。”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暗养虎之后患,纵处女使兔脱。迨尝胆之谋成,骇疽囊之溃裂。” 宋 陆游 《秋雨叹》诗:“高皇一言感天地,盗贼千羣扫无迹。疽囊虽惨固可医,谁为圣代施针石。”
- 2 疽肠
- 1.犹言狠毒的心肠。
- 3 疽食
- 疽食(jū shí),出自《后汉书·虞诩传》,指疮毒侵蚀肌肉。
- 4 决疣溃痈
- 出处《庄子·内篇·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
- 5 玟疣耱
- 中国汉语里的词汇,有多种意思。
- 6 脑疽
- 脑疽是中医病名。生于脑后项部的有头疽。正对口者﹐俗称"对口"。偏于一侧者俗称"偏对口"。多由湿热交蒸或五脏蕴毒所致﹐症状多见灼热肿痛﹐颜色鲜红。
- 7 漂疽
- 即瘭疽。脓疮之类。漂,通“ 瘭 ”。《庄子·则阳》:“漂疽疥癕,内热溲膏是也。” 成玄英 疏:“漂疽,热毒肿也。癕,亦疽之类也。”一说为疮疽化脓。 陆德明 释文:“漂,本亦作瘭,瘭疽,谓病疮脓出也。”
- 8 乳疽
- 乳疽指乳腺深部化脓性感染,属于阴证。
- 9 吮疽舐痔
- 谓以口吸痈疽,以舌舔痔疮而祛其毒
- 10 吮疽
- 战国时卫国人吴起,在魏国当将领,同士兵同衣同食,睡觉不垫席,走路不骑马,同士兵共劳苦。兵中有病疽的,他用嘴吸出脓血。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魏吴起犒士卒亲吮疽。”
- 11 炭疽
- (1) 温血动物(如牛和羊)的一种传染病,由形成孢子的细菌(炭疽杆菌)所致,可由动物转移到人体,特别是在操作感染动物制品(如毛发)时,特征为外溃疡小结或肺部损害 英 anthra
- 12 炭疽病
-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 13 疽痈
- 疽痈释义:痈疽﹐恶疮;借指丑恶的事物或坏人坏事。
- 14 疽肿
- 疽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ū zhǒng,是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