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烧读音
熏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熏烧'。
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
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
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燻烧”。
⒉ 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
引《后汉书·虞延传》:“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
⒊ 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引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南录》:“宰夫杨氏工宰肉,得炙肉之法,谓之燻烧。”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熏烧
熏烧相关词语
- 1 熏草
- 多年生草本,全株平滑无毛,有香气。茎柔弱,直立或下部匍匐生长,具棱或狭翅,长40-60厘米。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4-9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渐狭下延,全缘或有时呈皱波状;叶柄具狭翅,长5-12毫米。花单生于茎上部叶腋;花梗柔弱,长2-3厘米;花萼5深裂达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毫米;花冠黄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长12-16毫米,宽约9毫米;雄蕊长约7毫米,花丝极短。蒴果球形,灰白色。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生林下及山谷荫湿地带。全草含类似香豆素芳香油,可提炼香精,用作烟草及香脂等香料;干品放箱中可防虫蛀衣物;又供药用,治鼻塞、齿痛、胸闷腹胀;云南民间用作驱蛔虫药。
- 2 熏黄
- 熏黄,亦名黄金石,有毒,内服不能过量,不能持续服用,以免积蓄中毒。又雄黄不能以火煅烧,因煅烧后便分解及氧化为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毒性大增。
- 3 熏灼
- 熏灼,汉语词语,拼音是xūn zhuó,释义是烧炙或指如火烧炙。
- 4 熏腐
- 熏腐是一个词语,读音xūn fǔ,指腐刑,古代酷刑之一。
- 5 熏炉
- 熏炉: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品
- 6 熏然
- 温和貌;和顺貌。
- 7 熏裳
- 浅绛色的下衣。熏,通“ 纁 ”。《谷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 范宁 注:“玄熏者,天地之色也。”
- 8 熏习
- 熏习是汉语词汇,拼音xūn xí,解释为熏陶染习。
- 9 熏天
- 释义:形容气势极盛或形容气味浓重。
- 10 熏鬻
- 熏鬻,汉语词汇,是匈奴的别名。
- 11 熏製
- 熏制是以烟为主要加工工艺,利用木屑、茶叶、甘蔗皮、红糖等材料的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烟熏制,来改变肉制品的风味,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加工方法。
- 12 熏粥
- 匈奴的别名。
- 13 熏土
- 熏土,读音是xūn tǔ,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用杂草、落叶、稻秆等熏烧泥土。
- 14 熏天赫地
- 熏天赫地,是一个成语;形容气势炽热,气势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