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疽读音
痤疽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痈疽﹐毒疮。
引证解释
⒈ 犹痈疽,毒疮。
引《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
《淮南子·说林训》:“治鼠穴而坏里閭,溃小皰而发痤疽。”
高诱注:“痤疽,痈也。”
《旧唐书·柳玭传》:“兹五不是,甚於痤疽。痤疽则砭石可瘳,五失则巫医莫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痤疽
痤疽相关词语
- 1 痤雎
- 《管子·法法》:“故赦者,犇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孙星衍 曰:“雎当作疽。
- 2 痤然
- 汉 像痈疽似的。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一:“向之所谓疵者,今或痤然若不可治矣;向之所谓病者,今或痼然若不可起矣。”
- 3 痤疮
-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 4 瘅疽
- 出处:《论衡.死伪》:“晋荀偃伐齐,……瘅疽生,疡于头。”
- 5 钉疽
- 疔疮。
- 6 对口疽
- 1.见"对口"。
- 7 疽疮
- 疽疮,汉语词汇,是一种病名,也可比喻祸患。
- 8 疽肿
- 疽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ū zhǒng,是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
- 9 疽痈
- 疽痈释义:痈疽﹐恶疮;借指丑恶的事物或坏人坏事。
- 10 疽疣
- 疽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ū yóu,是指毒疮和赘疣。
- 11 疽囊
- 毒疮植根处。喻群恶聚集之所。《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谧 、 轨 、 胜 、 范 、 当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丁谧 ﹞虽与 何晏 、 邓颺 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於 爽 。 爽 亦敬之,言无不从。故于时谤书,谓‘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 默 作疽囊’。三狗,谓 何 、 邓 、 丁 也。 默 者, 爽 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 谧 尤甚也。”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暗养虎之后患,纵处女使兔脱。迨尝胆之谋成,骇疽囊之溃裂。” 宋 陆游 《秋雨叹》诗:“高皇一言感天地,盗贼千羣扫无迹。疽囊虽惨固可医,谁为圣代施针石。”
- 12 疽肠
- 1.犹言狠毒的心肠。
- 13 疽食
- 疽食(jū shí),出自《后汉书·虞诩传》,指疮毒侵蚀肌肉。
- 14 脑疽
- 脑疽是中医病名。生于脑后项部的有头疽。正对口者﹐俗称"对口"。偏于一侧者俗称"偏对口"。多由湿热交蒸或五脏蕴毒所致﹐症状多见灼热肿痛﹐颜色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