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读音
桐城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古文运动中的正宗流派。为方苞所开创,继有刘大櫆、姚鼐等加以阐发。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为「桐城派」。
引证解释
⒈ 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 、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国语词典
清代古文运动中的正宗流派。为方苞所开创,继有刘大櫆、姚鼐等加以阐发。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为「桐城派」。主张古文应严整简洁,并须学习《左传》、《史记》、《先秦》、《两汉的散文》,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考据、辞章并重,要求语言雅洁,笔法清朗,作品以典雅、凝炼见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桐城派
桐城派造句
- 一学期后考入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
- 姚鼐的学术转向及其后来与汉学派的复杂纠葛,对其建立桐城派产生了深刻影响。
- 百年来,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和成绩。
- 桐城派古文家、翻译家林纾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批判北大毁斥伦常、诋诽孔孟。
- 由空谈变为求实,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一大变迁,也是桐城派文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
- 方守彝本身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这些书信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乾嘉年间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其焦点所在,是确立文章正宗。
- 戴氏长于文学,尤擅古文,故有些学者将他与方苞并列为桐城派之祖。
- 桐城派主要是一个古文理论批评流派,林纾不完全赞成桐城派这一说法与此有关。
- 章太炎对桐城派的评价表现出了“真”与“俗”的两面性。
桐城派相关词语
- 1 桐江
- 桐江:江西吉安市同江的古名
- 2 桐圭
- 亦作'桐圭'。 《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后以'桐圭'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3 桐珪
- 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娃娃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娃封你,史称“桐叶封弟”。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4 桐鱼
- 桐鱼,tóng yú,汉语词汇,意思是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
- 5 桐叶之封
- 指帝王封拜。
- 6 桐偶人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一尺桐偶人, 江充 知自欺。”参见“ 桐木人 ”
- 7 桐严嫂
- 旧时对 桐庐 一带妇女的谑称。该地旧属 严州 ,并以 桐君山 、 严陵濑 著名,故称。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以形势来论,这 桐君山 ,也的确是可以产生出许多口音生硬、别具风韵的 桐 严 嫂来的生龙活脉。”
- 8 桐雷
- 桐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 léi,是指汉桐君、雷公的并称,相传皆为黄帝时掌药之臣。
- 9 桐竹
- 桐竹是汉语词语,读音为tóng zhú ,意思是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 10 桐封
- 指帝王封拜。
- 11 桐木布
-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李贤注引《广志》:"梧桐有白者,剽国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后因以称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为"桐木布"或"桐木布"。
- 12 桐乳
- 桐乳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óng rǔ,指安乐窝。
- 13 桐孙
- (1).桐树新生的小枝。 北周 庾信 《咏树》:“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后以“桐孙”称美他人子孙。参见“ 孙枝 ”。(2).指琴。 宋 苏轼 《次韵和王巩》:“知音必无人,坏壁挂桐孙。” 宋 陆游 《杂题》诗之二:“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
- 14 桐马
- 桐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óng mǎ,是指桐木作的马。古代祭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