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读音
芗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也称台湾歌仔戏。流行于台湾及闽南的芗江(今属龙海县)、同安、厦门等地。此剧种始于清末在台湾的闽南居民间,闽南人之侨居于东南亚各国者亦多演出。
引证解释
⒈ 也称台湾歌仔戏。流行于台湾及闽南的芗江 (今属龙海县 )、 同安、厦门等地。此剧种始于清末在台湾的闽南居民间, 闽南人之侨居于东南亚各国者亦多演出。
国语词典
流行于福建漳州地方一带的歌仔戏。因漳州又名芗江,故称为「芗剧」。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芗剧
芗剧造句
- 活动常请来群众喜闻乐见的芗剧团演出,一天两台戏同时开演,连续十天,热闹非凡。
- 漳州芗剧团歌仔戏火透新加坡“中国年”。
- 鲜为人知的是,担任此剧音乐创作的漳州市芗剧团国家一级作曲家陈彬是邵江海的学生、邻居,与邵江海有着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 本周三、周四,城东街道前头社区戏台,泉州市青山因艺芗剧团将出演芗剧。
- 四日,正在新加坡参加丙戌年春节庙会演出的作曲家陈彬激动地打来越洋电话,向笔者讲述芗剧火透新加坡“中国年”的情景。
- 两年前漳州市年轻的芗剧演员张丽珍在分娩时大出血死亡,由此酿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医疗纠纷官司。
- 品传统戏和九出折子戏,都是看家戏、拿手戏,包括芗剧一代宗师邵江海创作的折子戏《谢启娶某》。
- 活动的内容有,邀请全市的老人门球队、辖区各村及企业的篮球队举办球赛,同时进行猜谜、拔河比赛,上演芗剧、举办电影晚会和大型文艺演出等。
芗剧相关词语
- 1 芗脯
- ⒉郑玄 注:“芗脯,谓煮豚若羊於小鼎中,使之香美也。谓之脯者,既去皽,则解析其肉使薄,如为脯然。”
- 2 湘剧
- 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湘南东部17个县市,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广东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一度被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与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富有湖南民间地方特色,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3 谐剧
- 谐剧是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1939年由王永梭试验、开创。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通过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因运用以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语言朴素隽永、构思精巧、立意新奇、文学性较高,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 4 雄剧
- 雄剧是汉语词语,拼音xióng jù,意思是地位重要而事务繁重。
- 5 谑剧
- 谑剧,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调笑嬉戏。
- 6 哑杂剧
- 哑杂剧,拼音是yǎ zá jù,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宋杂戏名。
- 7 哑剧
- 哑剧是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哑剧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哑剧”一词源出于希腊语,意思是“模仿者”。哑剧不用台词而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形式。形体动作是哑剧的基本手段,它的准确性和节奏性不仅具有模仿性,还应具有内心的表现力和诗的意蕴。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有哑剧演出。在英国和法国,古代丑角的无声表演多在大型戏剧演出之前进行。
- 8 电视剧琅琊榜
- 《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高鑫、陈龙等联袂主演。
- 9 演剧
- 出自《闲情偶寄·演习·选剧》。
- 10 秧歌剧
- 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
- 11 姚剧
- 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雅俗共赏,富有乡土气息。
- 12 彝剧
-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大姚县申报的“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序号:737 Ⅳ-136。
- 13 芗合
- 芗合是汉语词汇,拼音xiāng hé,出自《礼记·曲礼下》。
- 14 芗萁
- 芗萁,xiāng qí,ㄒㄧㄤ ㄑㄧˊ,祭祀所用之高粱,出处:《礼记·曲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