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读音
湘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湘剧
(1) 湖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分长沙湘剧,衡阳湘剧,常德湘剧等
英
引证解释
⒈ 湖南省主要剧种之一,分长沙湘剧, 衡阳湘剧、 常德湘剧等。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湘剧
湘剧造句
- 湘剧属戏曲大戏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四大声腔,传统剧目达一千多个。
- 湘剧多取材于家庭亲情故事和历史战事,可分为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
- 此外,京剧、川剧、婺剧、桂剧、湘剧、祁剧、赣剧等剧种中仍然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 现在我特别喜欢听‘高腔戏’,高腔是湘剧里面一种特有的唱腔,特别好听。
- 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
- 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湘剧的高腔、低牌子、乱弹、昆曲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
- 徽剧、汉剧、京剧、湘剧、桂剧、川剧、滇剧等均有演出,也流传于同州梆子、晋剧、豫剧等梆子剧种。
- 该剧荟萃了国家一级导演、作曲、舞美、演奏师等一批优秀创作人员,参演人员全部由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优秀演员担任演出。
- 湘剧和花鼓戏为主要流行剧种。
- 过去的湘剧高腔,一唱众和,鼓板击节,不用管弦。
湘剧相关词语
- 1 湘川
- 湘川,读音xiāng chuā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湘江,出处晋 陆机 《乐府》诗之十六。
- 2 湘汨
- 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 湘江 为 湖南省 第一条大河。 汨罗江 为 湘江 支流。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悼 屈子 兮遭厄,沉玉躬兮 湘 汩 。”
- 3 湘陵妃子
- 即 湘妃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似 湘陵妃子 ,斜倚 舜庙 朱扉。”参见“ 湘妃 ”。
- 4 湘流
- 解释:指 湘江 。《楚辞·渔父》:“宁赴 湘 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櫂舟杭以横濿兮,济 湘 流而南极。”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委舟 湘 流,往观 南岳 。”
- 5 湘鱼
- 湘鱼,读音xiānɡ yú,汉语词语,指烹鱼。
- 6 湘妃庙
- 即湘山祠。
- 7 湘簟
- 湘竹编的席子。 唐 韦应物 《横塘行》:“玉盘的历矢白鱼,湘簟玲珑透象牀。”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露白凝湘簟,风篁韵蜀琴。” 宋 柳永 《夏云峰》词:“ 楚 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
- 8 湘山
- 一名君山,又名洞庭山。遥望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县西洞庭湖中。
- 9 湘绣
- 2011年0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10 湘竹榻
- 汉族卧具,用潇湘竹或斑竹制成的榻。
- 11 湘茶大厦
- 湘茶大厦面对坡子街美食名食城,毗邻沃尔。
- 12 湘潭街道
- 湘潭街道面积3.7平方千米。
- 13 湘乡派
- “湘乡派”是近代古文流派之一,因其代表人物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而得名。湘乡派继承并发展了清代桐城派古文,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于桐城派标榜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又加“经济”一条,使文章内容更加面向社会现实。为文少禁忌,奇偶并用,舒展雄厚,但多宣传封建道德,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14 湘吴
- 湘水 与 吴兴 的并称。《文选·谢惠连》:“酌 湘 吴 之醇酎,御狐狢之兼衣。” 李善 注引《吴录》:“ 湘川 酃陵县 水以作酒,有名。 吴兴 乌程县 若下酒,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