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的拼音,避兵的近反义词,避兵是什么意思

  • bīng

避兵读音

  • 读音:bì bīng
  • 注音:ㄅ一ˋ ㄅ一ㄥ
  • 结构:避(半包围结构)兵(上下结构)

避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躲避战乱而移居他处。 2.谓避开敌军。 3.谓避免兵器所伤。

引证解释

⒈ 谓躲避战乱而移居他处。

汉焦赣《易林·无妄之谦》:“东行避兵,南去不祥。”
唐唐彦谦《毘陵道中》诗:“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
明冯梦龙《风流梦·杜宝移镇》:“因报马连催,虏信紧急,打发家眷往临安避兵。”
丰子恺《辞缘缘堂》:“将避兵桐庐,留别杭州诸友。”

⒉ 谓避开敌军。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破敌未堪息战马,避兵又必赖良谋。”
凌力《星星草》第十五章:“人皆说捻子善避兵,又怕打不着;我要说: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⒊ 谓避免兵器所伤。

唐马总《意林》卷四:“肉芝是万岁蟾蜍,头上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中时取之,以足画地则水流,带之左手则避兵。”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避兵

  • bì bīng
  • 1.谓躲避战乱而移居他处。
  • 2.谓避开敌军。
  • 3.谓避免兵器所伤。
  • 避兵相关词语

    1 避谤
    避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bàng ,是指防人毁谤。
    2 避辞
    避退辞让。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若是则不惟亏损阁下之望,某终身可废,无所容焉。是以上犯盛意,恳激避辞者,盖在此也。” 宋 司马光 《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避辞公鼎,虽弛负担,违离天阍,倍深眷恋。”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三折:“教老拙遭逢着这场事,远远的不避辞,特特的来到此。”
    3 避次
    避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cì,指星辰运行不在原处的躔次上。
    4 避花骢
    1.《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花骢御史。'"后以"避花骢"指回避侍御史。
    5 避患
    犹避害。 汉 焦赣 《易林·讼之未济》:“避患东西,反入祸门。”《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 晋 杜预 《序》:“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避患,非所闻也。”
    6 避迹
    避迹,读音为bì jì ㄅㄧˋ ㄐ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避迹”。避藏形迹;隐匿。
    7 避廗
    亦作"避席"。
    8 避风灯
    “避风灯”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马灯。因其能防风雨,故名。茅盾 《子夜》十三有所记载。
    9 避名
    避名,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míng,释义是隐姓埋名。
    10 避面
    避不见面。
    11 避灾
    清 魏源 《桂林阳朔山水歌》之三:“神仙避劫人避灾,更於何处藏三才?”
    12 避罪
    【释义】:1.避免获罪;惧怕获罪。 2.谓犯罪者逃避惩处。
    13 避墬
    亦作"避地"。
    14 避第
    谓避仕宦之途而退居家中。《后汉书·皇甫规传》:“ 芳 ( 胡芳 )曰:‘ 威明 ( 皇甫规 )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 李贤 注:“言欲归第避仕宦之涂也。”《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为人多意筭,自以连在大位,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一说当作“避弟”。参见“ 避弟 ”。

    大家在问

    避 字的笔顺写法

    避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避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2、避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兵 字的笔顺写法

    兵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兵 ”字共有7画,笔顺写法是:撇 竖 横 竖 横 撇 点
    2、兵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避”“兵”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bīng
    • 拼音:bīng
    • 拼音:bìng
    • 拼音:
    • 拼音:bìng
    • 拼音:
    • 拼音:
    • 拼音:bìng
    • 拼音:
    •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