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事读音
避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逃避职事。
引证解释
⒈ 谓逃避职事。
引《宋书·蔡兴宗传》:“时义恭録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
唐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元虞集《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一时者,为何如也?”
清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偏你神仙,避世偷闲,避事偷懒。”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避事
避事相关词语
- 1 避坐
- 避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zuò ,是犹避席。
- 2 避远
- 避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yuǎn,意思是指疏远。
- 3 避禄
- 避禄,拼音是bì lù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辞官。
- 4 避吏
- 《汉书·任敖传》:“ 高祖 尝避吏,吏系 吕后 ,遇之不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避吏 新野 ,因卖谷於 宛 。” 李贤 注引《续汉书》:“ 伯升 宾客劫人,上避吏於 新野 邓晨 家。” 清 吴暻 《题顾亭林遗集和汪安公编修》:“避吏 赵岐 谁共语,离家 王粲 不思归。”
- 5 避浄
- 避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jìng,是犹僻静。
- 6 避藉陛
-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门前四扇看阶,中间两扇大门,门外避藉陛,坡前却是垃圾,一条竹子横夹着。”
- 7 避堇
- 特指蓼虫喜寄生于味辛之蓼草,避开其味甘美之堇菜。 清 蒲松龄 《为邑侯张石年上巩昌府知府书》:“学飞之鼯鼠,原自无长;避堇之蓼虫,但能习苦。” 清 蒲松龄 《题时明府馀山旧意书屋》:“卫根葵叶,意实切於倾阳;习苦蓼虫,性已安於避厪。”
- 8 避寇
- 避寇,读音为bì kòu ㄅㄧˋ ㄎㄡ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
- 9 避懒
- 避懒,读音为bì lǎn ㄅㄧˋ ㄌㄢ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躲懒。
- 10 避难趋易
- 避难趋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nán qū yì,意思是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 11 避第
- 谓避仕宦之途而退居家中。《后汉书·皇甫规传》:“ 芳 ( 胡芳 )曰:‘ 威明 ( 皇甫规 )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 李贤 注:“言欲归第避仕宦之涂也。”《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为人多意筭,自以连在大位,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一说当作“避弟”。参见“ 避弟 ”。
- 12 避墬
- 亦作"避地"。
- 13 避瘟
- 避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wēn ,是指防止瘟疫。
- 14 避炎
- 避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yán ,是指逃避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