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的拼音,鸣鞭的近反义词,鸣鞭是什么意思

  • míng
  • biān

鸣鞭读音

  • 读音:míng biān
  • 注音:ㄇ一ㄥˊ ㄅ一ㄢ
  • 结构:鸣(左右结构)鞭(左右结构)

鸣鞭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鸣鞭míngbiān

(1) 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whip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

引证解释

⒈ 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白马騂角弓,鸣鞭乘北风。”
《宋史·孟珙传》:“江陵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敌一鸣鞭,即至城外。”
孙犁《秀露集·乡里旧闻》:“他从来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驭手,随便鸣鞭、吆喝,以至虐待折磨牲畜。”

⒉ 指挥鞭打人。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

⒊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唐郑嵎《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
《宋史·仪卫志二》:“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龙直四十三人,执仗排立,并设繖扇,鸣鞭。”
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每日间亲随车驾,只听鸣鞭,去螭头上拜跪。”

国语词典

挥鞭。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鸣鞭

  •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
  • 鸣鞭造句

    • 除夕之夜挂红灯,炎黄子孙表深情!辞旧迎新鸣鞭炮,华夏大地齐欢笑!福星高照福来到,福寿安康福寿重!福海禄山福禄通,龙年顺利万事兴!
    • 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 皇帝御殿,作乐鸣鞭,众贡士和王公大臣皆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礼。
    • 自古以来有个规矩,每座房屋或者大楼在筑基初期必须鸣鞭设宴。
    • 小年到来新年近,金蛇来把飞马请。迎财纳福心欢畅,爆竹声声鸣鞭炮。灶神相随好事成,焚香祭拜喜气旺。一声祝福提前送,小年快乐乐融融。
    • 一切就绪以后,皇上在皇极门金台御幄中升座,鸣鞭,百官在赞礼官的口令下转身,向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礼。
    • 己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新。劝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亲。
    • 看大家都坐好了,李济吩咐车把式鸣鞭出发。
    •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 马年到,歌声飘,又是一岁财运照。鸣鞭炮,福来报,礼花片片生活笑。对联妙,幸福绕,二零一四乐淘陶。恭祝您马年大吉大利,顺顺利利。

    鸣鞭相关词语

    1 鸣玉谿
    见“鸣玉溪”。
    2 鸣剑抵掌
    抵掌:击掌。用击剑来表示志向。比喻勇士非常勇敢。
    3 鸣吒
    1.见"鸣吒"。
    4 鸣钟击磬
    指演奏音乐的器具。
    5 鸣谦接下
    鸣谦接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qiān jiē xià。
    6 鸣绿
    甘蓝新品种,球叶外叶均绿色有光泽,蜡粉少,定植后55天左右收获;叶球圆形,结球紧实;适宜春秋露地栽培,秋季播种适当晚播,每亩种植3800株左右。
    7 鸣诺
    一声鸣叫使人震惊。
    8 鸣絃
    1.亦作"鸣絃"。 2.《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絃"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3.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4.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5.指弓弦。
    9 鹄鸣山
    山名。即 鹤鸣山。在 四川省 崇庆县 西北。鹄,通“ 鹤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祖父 陵 ,客 蜀 ,学道 鹄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宋 陆游 《书寓舍壁又》诗:“ 鹄鸣 山谷曾游处,剩欲扶犁学老农。”自注:“ 鹄鸣 ,一名 鹤鸣 ,在 邛 之 大邑县 。”
    10 鹤鸣山
    鹤鸣山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鹤鸣山作为游戏里门派的名称出现。
    11 鹿鸣宴
    1、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司称“鹿鸣宴”。2、宋代殿试文武两榜状元设宴,同年团拜,亦称“鹿鸣宴”。3、鹿鸣宴这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唐代。鹿鸣宴曾在唐至清代的科举和教育文化体系中延续了一千多年。在主要是为得解举子饯行、励志的。在北宋,鹿鸣宴还相对普及;南宋则更多地强调鹿鸣宴古礼仪制和政教功能的恢复,但缺少改造和更新,其繁文缛节又加重了地方的经济负担,使之难以为继,故几成废礼。
    12 鹿鸣
    1.鹿鸣叫。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清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汉﹑魏﹑晋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三国魏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鹍鸡》﹑《游弦》。"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3.指鹿鸣宴。 4.借指科举考试。
    13 鸣见娜美
    鸣见娜美(CV:广桥凉)。
    14 鸣凤记
    《鸣凤记》,明代戏曲作品,大约写于隆庆年间(1567~1572)。《鸣凤记》的作者,毛晋《六十种曲》和《古今传奇总目》等书认为是王世贞。焦循《剧说》和《曲海总目提要》等书认为是王世贞及其门人、门客。吕天成《曲品》等书则把《鸣凤记》列为无名氏作品。全剧41出。作者把夏言等反对严嵩的十位大臣称为“双忠八义”,把他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喻为“朝阳丹凤一齐鸣”。作者在严嵩之子严世藩伏诛不久,就把这场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搬上舞台,反映了人民强烈的爱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家在问

    鸣 字的笔顺写法

    鸣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鸣 ”字共有8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2、鸣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鞭 字的笔顺写法

    鞭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鞭 ”字共有18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撇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捺
    2、鞭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鸣”“鞭”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biàn
    • 拼音:biàn
    • 拼音:biàn
    • 拼音:mǐng
    • 拼音:biān
    • 拼音:mǐng
    • 拼音:biàn
    • 拼音:biàn
    • 拼音:biàn
    • 拼音:b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