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读音
听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听诊
(1) 用听诊法检查;听取器官(如肺或心脏)内发出的声音作为诊断和治疗的辅助的行为,此项检查可由使用听诊器或直接贴耳于身体而进行
英
引证解释
⒈ 诊断病情的一种方法。用耳朵或听诊器来听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声音,以便进行诊断。
国语词典
一种医疗诊察的方法。用耳朵或听诊器来听取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搏动及呼吸声音,以诊断是否异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听诊
听诊造句
- 这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这位在天冷时要把听诊器焐热了才给病人诊听的仁爱长者,当致命的疫病袭来时,毅然挑起重担,站到了抗击病魔的第一线。
- 他的身体比我们都健康,但给他听诊时,可以听见眼泪在他心里翻腾。
- 胸部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和湿罗音提示哮喘或心衰。
- 双肺听诊清音,无喘鸣或干湿罗音。
- 让我用听诊器听听你的胸部。
- 第一位神秘地报告说“我把药棉塞在他的听诊器里”。
- 肿瘤高起呈念珠状,表面温度较高,扪诊有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
- 因我公司最近正在寻找听诊器,笔形电筒及外科手术剪等相关附件的供货商。
- 从听诊腹部评估肠鸣音开始。
- 死亡有多重意义。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肌体死亡”;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叫“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社会性死亡”。托马斯·林奇
听诊相关词语
- 1 听诊器
-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 2 听写
- 听写,又名默书,是一种教学方式,由一个人(通常是老师或者父母来充当这个角色)来读一些词语,或句子,由学生(或子女)来写下相对应的文字。
- 3 听觉
- 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听觉器官是耳。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感受器是内耳蜗管里基底膜上由听觉细胞组成的科蒂氏器官。物体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的传播,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导系统,引起耳蜗内淋巴液和基底膜纤维的振动,并由此激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丘脑后内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后进入大脑皮层听区(颞上回),产生听觉。声波有频率、振幅和波形的特性,由此决定听觉的音高(音调)、音响(音强)和音色(音质)三种不同的效应。人类听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听感觉阈限有一个很宽的动态范围。就声波的振动频率这个参数而言,人能听到的纯音为16赫到2万赫之间。对声波振幅(音强)的感觉,最低可为0分贝,最高可达到120分贝。听觉阈限的个体差异较大,受年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听觉比较灵敏的人,能在钢琴的两个相邻键之间分辨出20~30个中间音来。人和动物根据物体的声音及其变化,可以辨别发声物体的性质及其方向和距离等。
- 4 听取
- 听取释义:指听;听到;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
- 5 听课
-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 6 听而不闻
- 听而不闻(tīng ér bù wén)闻:听。意思: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听而不闻》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四章。
- 7 听小骨
- 中耳里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统称,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通称听骨。
- 8 听天由命
- 通常意义上指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的意思。
- 9 听聪视明
- 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 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 10 听风是雨
- 《官场现形记》
- 11 听命由天
- 郑振铎《桂公塘》:“不,莫管我,且听命由天。”
- 12 听谗惑乱
- 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拨
- 13 听候
- 释义:注意等候。多用于官府或上级的决定。
- 14 听讲
- 听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tīng jiǎng,意思是听人讲授或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