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照读音
知照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照
(1) 通知;关照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知晓。
引宋苏轼《与人书》之二:“辱示长笺,词旨过重。适少冗迫,来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词为答,想知照未甚讶也。”
⒉ 通知;关照。
引《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过了德州,离京一日近似一日, 安老爷便发信知照家里,备办到京一切事件。”
叶圣陶《未厌集·小病》:“说走就走,不用多转个念头,更不用知照谁。”
⒊ 旧时亦作下达公文用语。
引郑观应《盛世危言·贩奴》:“申报本省大吏,知照出使大臣,俟船到彼国之时,船主呈请华官照单覆验。”
国语词典
知会、照会。
如:「令行知照」。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知照
知照造句
- 仍先由出使大臣知照各国,详译立会旧章,参酌中西,务期美善,其有裨民生国计者非浅鲜矣。
- 除明令公布外,合行令仰知照并转饬所属一体知照。
- 除分行外,相应函达,即希查照办理,并传谕诸生,一体知照。
- 凡有车辆行人过往船艇,自应知工程所在之地,即有类岩墙之下,允而预早引避,切勿自贻伊戚,除由本局监视工程外,合行布告市民人等一体知照,此布。
- 除函国务院转饬各省区一体知照外,合行令仰该处即便转饬所属遵照。
- 乙酉约我如派兵,应由何处知照?
- 本章程细则央求条件向股东发出的任何知照照料均可以中文或英文书写,大概同时以中文和英文书写。
- 这些信息都是预订前提供的,并知照客人也许会加收度假酒店费用。
- 这次会议的具体时间请各位知照。
- 教育需要化费钱,无知照样化费钱。
知照相关词语
- 1 知书识礼
- 知书识礼是一个词语,读音是zhī shū shí lǐ,同“ 知书达理 ”。
- 2 知足常乐
- 知足常乐,谓侯王知道满足则心常快乐。语本《老子》:“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3 知足不辱
- 知足不辱出自《道德经》,指侯王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
- 4 知足
- 指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 5 知遇之恩
- 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知遇之恩就是慧眼识英才,并委以重任的意思。 知就是相知、理解、支持的意思;遇就是机遇、相知相识。恩就是厚爱有加、委以重任;整句的意思:有缘相识相知并厚爱有加的恩情。
- 6 知觉
-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 7 知制诰
- 官名。唐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者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宋除翰林学士,他官加知制诰者亦起草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虽皆起草诏令而亦带知制诰衔,称为内制。
- 8 知晓
- 唐 韩愈 《与崔群书》:“仆愚陋无所知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小舟》诗:“这个岛呵,离大陆只不过十哩之遥,开天辟地以来,却好像无人知晓。”
- 9 知书达礼
- 知书达礼是汉语成语,读作zhī shū dá lǐ,出自《冯玉兰》,有知识通事理 指人有文化教养,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
- 10 知睿
- 《鬼谷子·忤合》:“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
- 11 知交
- 知心朋友:我与你父亲是多年的知交。
- 12 知遇
- 释义:1、赏识;优待。2、相交;相识。3、知心好友。
- 13 知止
- 知止是汉语词语,读音zhī zhǐ,意思是指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也指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出自《礼记·大学》。
- 14 知悉
- 知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ī xī,是指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了解熟悉。最早出自唐朝元稹作品《辨日旁瑞气状》:“诞告华夷,并令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