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读音
须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
引证解释
⒈ 见“须弥山”。
⒉ 信佛者泛指山。
引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须弥 (须弥山)
须弥造句
- 那洞穴内吹来阵阵阴风,外边缭绕一股黑色的浊气,千里虫不敢靠前,飞了两圈便又落到谢云汉的肩膀上,被他收入了玉瓶当中,而后纳入须弥芥子空间里头去了。
- 当然,这些远不如自己的紫纹双螭袍,追风金犀靴,须弥芥子袋来的顺眼拉风。
- 在须弥座上,设五铺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塔檐下砖砌仿木结构的五铺作出的双抄斗拱,塔身九层。
- 狄禹听到三十万高级灵币时,不禁吸了口气,暗自咂摸道这沈千寻不愧为分族的少主,手笔就是不一般,当即接过袋子,看也没看就装进了须弥芥子中。
- 现在出现了一个急须弥补的财务裂痕。
- 中国和柬埔寨对柬埔寨茶胶寺进行联合考古,而德国保护队也联手中国专家对茶胶寺的须弥台沙岩雕刻展开保护实验研究。
- 一个拥有狙击手特殊直觉的退伍军人,因为一次意外而导致昏迷不醒,三死三生后成为了睥睨天下的搜魂使,须弥的历史因此而改写。
-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
- 身法,在间不容息时分,跨过寒萧雨,右手的天剑激射向暴雷,左手一招“须弥神掌”。
- 为了与罗刹夫人长相厮守,阿修罗王前往须弥山顶寻找不死之药。
须弥相关词语
- 1 须弥芥子
- “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 同时这个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白、黄、黑之品种。芥子,极其微小。“须弥芥子”,言偌大的须弥山纳于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无处不在。
- 2 须弥座
-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代指建筑装饰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
- 3 须陀洹果
- 梵语的音译。意译为“预流”、“入流”。谓预入圣者之流。声闻乘四圣果之一,断除三界中的见惑,即证此果位。
- 4 须弥山
- 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来),后为佛教所采用。
- 5 须句
- 春秋 时古国名。在今 山东省 梁山县小安山镇东张庄村北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春秋时古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杜预注:"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娄﹐取须胊。"何休注:"胊﹐其俱反。《左氏》作'句'。"唐之郓州﹐属古须句国。后因以借指郓州。
- 6 须菩提
- 须菩提智慧过人,然性恶劣,嗔恨炽盛,为亲友厌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导之诣佛所,佛陀为说嗔恚之过患,师自悔责忏罪。后得须陀洹果,复证阿罗汉果。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誉为‘解空第一’。于佛陀之说法会中,常任佛陀之当机众,屡见于般若经典中。
- 7 须髯
- 须髯,汉语词语,意思是络腮胡子。
- 8 须女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位于织女星之南。参见“ 女宿 ”。
- 9 须弥世界
- 《须弥世界》是白甘木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 10 须陀洹
- 须陀洹(梵语:Srotāpanna,巴利语:Sotapanna),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由于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种。随信行是依四不坏净修行,而随法行是能正确了解四谛,依现观而得法眼净。虽区分两种方法,但这是入门之差别,而非证悟的内容不同,因此圣典记载:“信根成就,即是慧根。”由于参与了圣者的行列,所以称为“预流”。
- 11 须眉皓然
- 须眉皓然,成语,读音为xū méi hào rán,释义为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出自唐·薛渔思《河东记·韦丹》。
- 12 须曼
- 梵语suman?的音译,古印度花名。其形色俱媚,令见者心悦﹐故又名"称意花"﹑"悦意花"。天竺国旧俗用此花结环,用以装饰头身。
- 13 须眉
- 须眉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ū méi,指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语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 14 长须公
- 虾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