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米读音
俸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
引《元史·食货志四》:“至大二年,詔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至元钞,而罢其俸米。”
《明史·张辅传》:“寻命辅所受太师俸於北京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於南京,此盖特恩云。”
《清通典·职官十八》:“凡在京文武各官降级革职留任者,其应得俸米仍照原品支领,以示体恤。”
国语词典
旧日京官之俸,俸银之外,并按阶级给米,称为「俸米」。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俸米
俸米相关词语
- 1 俸廪
- 俸廪的拼音是fèng lǐn ,出自 《试笔·南唐砚》。意为俸金与禄米
- 2 俸料钱
- 俸料钱亦称官俸、俸钱、俸料、料钱,是朝廷给官吏俸禄中以货币支付的部分。
- 3 俸钱散
- 后汉魏郡太守黄香在水灾歉收之年,体恤黎民,拿出自己的俸禄分散给饥饿贫民,带动富有之家出粮救急得以渡过灾年。
- 4 长沙抢米风潮
- 长沙抢米风潮是指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中国湖南省长沙府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民变。这年春季,湖南因水灾而导致粮食歉收,米价飞涨,民不聊生。长沙城中以卖水为生的贫民黄贵荪一家因为无法买到米而集体自杀,激起民愤,引发了抢米风潮。清湖南巡抚岑春蓂对长沙人民严厉镇压,导致冲突扩大化。长沙人民的抢米斗争还直指帝国主义,长沙城中的许多教堂、洋行、领事住宅被捣毁。长沙抢米风潮参与人数超过两万人,并波及周边多个城市。这次斗争最终清政府和列强联合镇压下去,同时又罢免岑春蓂,出示平粜,才暂时稳定了局面。
- 5 负米
- 子路的父母去世后,子路就跟随孔子到处游学。一天,子路去见老师,老师看到他非常伤感,询问其中的缘故。子路对老师说,人们说背负沉重的东西行走,不会挑选地方歇息;常州贫穷,敬养老人,就不要计较俸禄多少才做官。孔子说子路真有孝心。子路又说:“过去我奉送父母也是这样:自己经常吃一些粗劣饭菜,而不辞辛苦,从百里外的地方给父母背来大米,供父母吃。现在父母去世之后,我跟随先生到南方游历诸国,坐着华丽的车子,吃着丰盛的菜肴,可是心中十分怀念逝去的双亲,很想为了他们再让自己吃些粗茶淡饭,给父母背粮食。”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也不禁叹息到:“是啊,侍奉双亲就如同串在绳子上的干鱼不能长期保存一样。父母晚年就像白马过隙一样短暂,我们尽忠就是能尽孝,真是忠孝不能两全啊!”
- 6 戤米囤饿杀
-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7 葛仙米
- 葛仙米(拉丁名:Pogostemon auricularius(L.)Kassk;学名:拟球状念珠藻)俗称天仙米、天仙菜、珍珠菜,水木耳、田木耳。葛仙米蓝藻纲,念珠藻科。藻体呈胶质状、球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蓝绿色或黄褐色。细胞球形,由多数细胞连成念珠状群体,外包胶质。异形胞位于丝体的细胞间,幼藻丝体常位于顶端。繁殖时多数产生厚壁孢子,常为串生成链状。湿润时呈绿色,干燥后呈灰黑色。附生于水中的沙石间或阴湿的泥土上。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四川产的最著名。可以食用。具有固氮能力。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清火、明目、抗衰老、抗感染等治疗功效。
- 8 苽米
- 即菰米。古六谷之一。
- 9 菰米
- 菰米:中药
- 10 瓜米
- 瓜米,汉语词语,拼音是guā mián,比喻子孙昌盛。
- 11 官俸
- 官俸是古代官员所得的薪金。
- 12 灌米汤
- 解释为用甜言蜜语去奉承别人。
- 13 俸缎
- 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 杜尔伯特 等部落汗、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等俸银俸缎,照 喀尔喀 汗、王、公、台吉之例颁给。”
- 14 俸深
- 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久,资历较深。《清史稿·选举志五》:“副、参例以俸深参、游题补。若有军功保举,虽俸浅亦得与焉。”《清史稿·选举志五》:“总督、提、镇遇标、营员缺,不论地方缓急,衔缺相当,辄将标员坐名题补,使俸深应补人员致多壅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