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代筹读音
借箸代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楚汉相争之际,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之后共同攻楚。张良求见,说:“若从此计,你的帝业就完了。请借你的筷子,让我将天下大势指划给你看。”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以“借箸代筹”为出谋划策之典。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箸,筷子。筹,筹划。「借箸代筹」指借所用的筷子当筹码来计量规划。语本《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后比喻代人谋划策略。如:「如果经理如不嫌弃,我愿借箸代筹,略尽棉薄之力。」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借箸代筹
借箸代筹造句
- 丁建儒又开始为李驷借箸代筹、出谋画策起来。
- “在他的笔下,无哗众取宠之意,又无借箸代筹之嫌。
- 蒲昌年借箸代筹,所有的计策环环相扣,可谓滴水不漏,让耶里察台和土登法王惊若天人。
- 借刀杀人、借客报仇、借花献佛、借箸代筹……这些被收入辞书的古代典故,每一条都记载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 吴熊光大人筹建虎门炮台时亦曾为军费所苦,草民曾借箸代筹,出过一回馊主意,说不得今日重作一回冯妇了。
- 天心子道长借箸代筹,给熊储勾勒了一幅战略远景图,然后就飘然下山而去。
借箸代筹相关词语
- 1 借题发挥
- 释义: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或发表与之无关的议论。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做其它的事。
- 2 借韵
- 五、七言近体诗,如首句入韵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韵,称为借韵。
- 3 借箸
- 《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张良〉郦生未行,良从外来谒汉王。汉王方食,曰:「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计告良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昔汤武伐桀纣封其后者,度能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武王入殷,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矣。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财,以赐贫穷,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以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不复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马华山之阳,示无所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之塑,天下不复输积,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夫天下游士,离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游士各归事其主,从亲戚,反故旧,陛下谁与取天下乎?其不可七矣。且楚唯毋彊,六国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矣。诚用此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乃公事!」令趣销印。
- 4 借以
- 借以,读音jièyǐ,英文名by way of,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
- 5 借寿
- 借寿旧时,淮安民间认为,人寿之长短是由天来决定的,但寿数又如物一样,可以借用。
- 6 借贷
- 《金史·熙宗纪》:“﹝皇统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饥民酬赏格。”
- 7 借使
- 借使,现代汉语词语,可译为假如,倘若,即使,纵然。
- 8 借镜观形
- 借镜观形,读音jiè jìng guān xíng,汉语成语,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出自《刘子新论·贵言》。
- 9 借酒浇愁
- 借酒浇愁,读音jiè jiǔ jiāo chóu,汉语成语,是指用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出自《后冈陈提学传》。
- 10 借古讽今
- 解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
- 11 借春
- (3).谓凭借、依靠春光。 清 宁调元 《早梅迭韵》:“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 12 借索
- 借索,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以借的名义索取。
- 13 借刀杀人
- 释义: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是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引用时一般带有贬义。
- 14 借詞
- 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通常这种词都是音译词,比如"沙发"、“麦克风”等;英语里的"tea","kung fu"借自中文。“意译词”和“仿译词”不是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