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汛读音
伏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伏中河水暴涨。
引证解释
⒈ 指伏中河水暴涨。
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黄河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伏汛以入伏始。”
《老残游记》第三回:“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几十天。”
原注:“指黄河在夏季水流涌涨。伏是‘三伏’的‘伏’。”
国语词典
夏季河水盛涨,称为「伏汛」。
如:「现正值伏汛,应避免至溪流玩耍。」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伏汛
伏汛造句
- 黄河防洪必须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间作出果断而科学的抉择,因为我们离下一次更为迅猛的秋汛、伏汛,还有凌汛,时间也许并不长。
- 第一战区长官急向蒋介石建议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造成平。
- 此外,入伏以后,雨水集中,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 由于在这节气里正值初伏,一般入伏后,会有暴雨形成洪水,又称为“伏汛”。
- “哪有时间?一年当中五月份之前要做防汛准备;六月到十月是伏汛、秋汛期;十一月份又要开始防凌汛了;到了来年的二月,桃花汛又来了。
- 历史上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 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伏汛”。
- 而随着雨带北去,会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造成一次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称为“伏汛”。
- “时犹在伏汛,大波却而复上,城益损坏,方事之急。
- 其凌汛决口,在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人力不可抗拒,因而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伏汛相关词语
- 1 伏刑
- 《后汉书·虞延传》:“ 宗 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擥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 虞延 之谏!’”
- 2 伏蒲
- 伏蒲,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列传·史丹〉。汉元帝欲废太子,史丹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咏忠臣直谏。
- 3 伏气
- 伏气是汉语词汇,拼音fú qì,解释为屏气,抑止呼吸。
- 4 伏生
- 初被载于司马迁《史记》。
- 5 伏道
- 伏道(fú dào)意思是、暗道,隐秘的通道。
- 6 伏景天
- 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 7 伏凉儿
- 伏凉,蝉的一种,叫声听起来像“伏凉”,故鲁西南一带称为伏凉。
- 8 伏低
- 屈服;顺从。 元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 苏小卿 怎肯伏低。”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我被他抢白,闲气闲非,我甘心做小伏低。”
- 9 伏槽水
- 黄河 每年农历十月发生的河水暴涨称“伏槽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黄河 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冬曰凌汛,十月曰伏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曰蹙凌水。”
- 10 伏辨
- 宋 吕陶 《奏为乞复置糺察在京刑狱司并审刑院状》:“不过引囚读示,再取伏辩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你如今只将我这三百两利钱出来还我,修理庄居,写一纸伏辨与我,我们便净了口。” 许杰 《贼》:“捉到一个贼,总要留个伏辩的。”
- 11 伏息
- 隐匿形迹。《汉书·礼乐志》:“奸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 12 伏龙观
-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离堆北端,都江堰工程引水点宝瓶口即在伏龙观下方,修建年代不详。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在"5.12"大地震中伏龙观受到重创,大地震震波穿越龙门山断裂带,一时间,古老的伏龙观瓦砾飞溅,梁柱移位,身型歪斜。
- 13 伏猎侍郎
- 释义:指 唐 户部侍郎 萧炅 。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 14 伏魄
- 2、指死而复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后任 (任自举)死,伏魄时口号别亲友云:‘六旬失足下蓬瀛 ,今日才欣返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