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物读音
民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泛指人民﹑万物。 2.民众的财物。 3.犹民情﹑风俗。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人民、万物。
引汉蔡邕《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张孝祥《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
《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⒉ 民众的财物。
引《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水出,漂没民物。”
⒊ 犹民情、风俗。
引《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苏舜钦《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申涵光《宿金提驿》诗:“暂宿恆南驛,重悲蓟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民物
民物相关词语
- 1 民学
- 2 民鱼
- 解释:谓人民葬身鱼腹。喻人民遭殃。
- 3 民语
- 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一般言简意赅﹐多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 4 民狱
- “民狱”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民间诉讼案件,《周礼·秋官·大司寇》有所记载。
- 5 民元革命
- 指辛亥革命。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拿最近的事情来说,如 中 日 战争,‘拳匪’事件,民元革命这些大事件,一直到现在,我们可有一部像样的著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 中国 自民元革命以来,所谓文艺家,没有萎黄的,也没有受伤的,自然更没有消灭,也没有苦痛和愉悦之歌。”
- 6 民主党派
- 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7 民族形式
- 民族形式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它是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处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的各民族,由于他们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形式。在文化艺术方面,民族形式表现尤为明显。正是因为各民族的特点各异,因此必须注意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
- 8 民謡
- 民间流行的、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 9 民隐
- 民隐,是汉语词汇,拼音是mín yǐn,释义为民众的痛苦。
- 10 民天
- 指粮食。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 11 民墟
- 民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ín xū,是指村落。
- 12 民防
- 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民防是国际通用词,英文CIVIL DEFENCE,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 13 民享
- 林肯在其著名的演说中宣称:“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在地球上永世长存!”他所说的“民有”、“民治”和“民享”,就是对价值意义上民主的一种理解。概括来讲,民主的价值理念包含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而工具民主——或称方法、形式、程序性的民主,则把民主看作一种具体的工具性制度安排。熊彼特就把民主看作一种政治方法,并具体化为选举制度:“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做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的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
- 14 民信局
-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由宁波帮商人首创的“民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福建话发音“信”为“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务)。较大的民信局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分店和代办店,各民信局之间还联营协作,构成了民间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