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裳读音
搴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褰裳。提起衣裳。
引证解释
⒈ 犹褰裳。提起衣裳。
引唐卢照邻《释疾文》:“於是裹粮寻师,搴裳访古。”
国语词典
撩起衣裳。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搴裳
搴裳相关词语
- 1 搴芳
- 又如:搴涉(提衣涉水);搴裳(犹褰裳。提起衣裳);搴帷(撩起帷幕)
- 2 搴旗取将
- 搴旗取将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iān qí qǔ jiàng,指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3 搴撷
- 搴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xié,是指采摘。
- 4 搴手
- 殷夫 《前进吧,中国!》诗:“目前的世界--一面大的旌旗,历史注定:一个伟大的搴手;你前进吧, 中国 !”
- 5 搴旗斩将
- 搴旗斩将,指英勇善战。
- 6 搴陟
- 搴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zhì,是指提衣涉水
- 7 搴擥
- 搴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lǎn,是指摘取,采取。
- 8 搴采
- 搴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cǎi ,是指采摘;采取。
- 9 搴取
- 《太平广记》卷六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玉女》:“於一日稍先至池上,及其 玉女 投小石,水芝果出。 行达 乃搴取。” 清 陈维崧 《泛清波摘遍·万大士表兄招赏白莲赋此》词:“应惹弄珠人到,乘夜搴取。”
- 10 搴旗斩馘
- 比喻骁勇善战。
- 11 搴旗虏将
-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 12 褰裳
- 1.撩起下裳。 2.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南朝陈徐陵《让散骑常侍表》:"昔墨子诸生褰裳救楚,鲁连隐士高论却秦,况乎谬蒙知己,宁无感激。"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 3.谓帝王让位。典出《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蟠龙奋迅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鳖咸出其穴,迁虞而事夏。舜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
- 13 搴旗
- 搴旗是指拔取敌方旗帜。出处《吴子·料敌》。
- 14 搴帷
- 搴帷,汉语词语,指称高级地方官履任或撩起帷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