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读音
弱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弱者
(1) 体力或智力不够强的人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身体不强健或力量薄弱的人。
如:「现代女性已多能独立自主,而不再扮演弱者的角色。」
词语翻译
法语
网络解释
弱者 (词语解释)
弱者造句
- 坚持不懈是成功的要件,一暴十寒则是弱者的藉口。
- 对方并非弱者,有机会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 在永无止境的学海里可谓是芸芸众生、参差不齐,但是那些实力相对弱者还是孜孜不倦地在遨游。
- 暫人们的同情总是倾向于受欺凌的弱者。
- 对于不公平的事,我们应该伸出援助的手,为弱者打抱不平。
- 女人通常被看作弱者,她们总是在付出,对男人百依百顺。
- 摇尾乞怜只是弱者的行径,我们应该自尊自强,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幸灾乐祸!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问题,只有弱者才会去幸灾乐祸。
- 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 奋斗的欢乐对于弱者总是陌生的。
弱者相关词语
- 1 弱小
- 弱小,读作 ruò xiǎo,解释为1.力量单薄,地域狭小。亦指弱小者。 2.指孩子,小孩。 3.力量弱和年龄小。 4.指代妇幼。 5.幼小,稚嫩。
- 2 弱丧
- 年少遭乱而流落他乡。
- 3 弱袂
- 弱袂,拼音ruò mèi,汉语词语。意思为轻罗的衫袖。
- 4 弱主
- 年幼庸懦的君主。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曩者彊 秦 弱主, 赵高 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
- 5 弱行
- 弱行拼音是ruò xíng,注音是ㄖㄨㄛˋ ㄒㄧㄥˊ,释义是足跛不便于行走。
- 6 弱年
- 年少;弱冠之年。《南史·王融传》:“以父宦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三:“弱年赋《鷦鷯》,可谓达养蒙。”
- 7 弱累
- 弱累,汉语词汇,拼音是ruò lèi,意思的指儿女之累。
- 8 弱翰
- 汉扬雄 《答刘歆书》:“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晋陆云《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诗:“岂无弱翰,才不克赡。”章炳麟《再与友论国学书》:“昔子云把弱翰齎油素以问卫卒、孝廉,归乃椠次异语,二十七岁始有成书。”
- 9 弱风
- 弱风 ,八风之一,指来自东南方的虚风,参“八风”。
- 10 弱碱
- 弱碱是溶于水后不完全电离的碱。弱碱不一定难溶于水(当然,一般为难溶性碱),例如NH3·H2O极易易溶于水,但由于在水中不完全电离,故NH3·H2O属于弱碱。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碱,一般由不活泼金属(或NH3)形成的,如:Al(OH)3、Cu(OH)2、Fe(OH)2、Fe(OH)3、Zn(OH)2等难溶性的碱。
- 11 弱民
- 弱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贫苦的人,也指使人民驯顺。
- 12 弱点
- 释义:1.人的性格或性情最易受影响的方面 2.力量薄弱;不足的地方。
- 13 弱智
- 弱智又称精神发育迟缓(MR)和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是在发育期内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缺损。上述所谓发育期是指18岁以前,所谓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是指智商低于正常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即低于70),所谓适应行为缺损是指根据其年龄及文化背景,不能符合社交的和个人的要求标准。此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症状是智力缺损,所以又称为“智力不足”。这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并延续终生。
- 14 弱不胜衣
- 弱不胜衣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uò bù shèng yī,意思是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出处《荀子·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