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读音
霓裳羽衣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套曲。传为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后经玄宗润色并填词,改用此名。乐曲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写。
引证解释
⒈ 唐代著名法曲。为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忠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后改用今名。传说中亦有为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及游月宫密记仙女之歌归而所作等说,虽荒诞不可信,但每被诗人搜奇入句。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引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女儿山》诗:“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明何景明《听琴篇》:“忽然翻作广寒游,知是《霓裳羽衣曲》。”
国语词典
乐曲名。唐代的宫廷舞曲。原为西域乐舞,初名〈婆罗门曲〉。玄宗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上,又经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十三年改用此名。其曲舞皆描写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乱后,此曲散佚,后南唐李后主得残谱,补缀成曲。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或称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主编乐曲)
霓裳羽衣曲相关词语
- 1 霓裳羽衣
- 霓裳羽衣,读音是ní cháng yǔ yī,汉语成语,形容女子美丽的装束。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2 霓虹
- 【注音】:ní hóng 霓虹,可以清晰看到,颜色的不同[1] 【释义】:1.彩虹。 2.指霓虹灯。3.日本 此外,“霓虹”还可以指“霓”。“霓”是与“虹”相对应的一种自然现象。 虹俗称“彩虹”是下雨天以及在雨后天晴之际,阳光照射在还残余在空气中的水珠发生折射,散射出七彩的光芒。彩虹形状多为弧形,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从外(半径大的)弧至内弧的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霓是大气中有时和虹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也叫“副虹”。形成与彩虹原理大致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彩虹相反,红在内,紫在外。
- 3 霓虹灯
- 霓虹灯:澳大利亚发行邮票
- 4 霓裳舞
- 1.即《霓裳羽衣舞》。
- 5 霓裳羽衣舞
- 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 6 霓裳素
- 语本《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后因以“霓裳素”指白色。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海棠》词:“著厌霓裳素。染胭脂、 苎罗山 下, 浣沙溪 渡。”
- 7 霓雾
- 霓雾意思是·犹言妖氛。霓,虹的一种,亦称“副虹”。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 8 霓旌
- 释义: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
- 9 霓衣
- 即霓裳。
- 10 霓帱
- 霓帱,汉语词汇,读音为ní chóu,意思为彩色的帷帐。
- 11 霓云
- 霓云,读音为ní yún,汉语词语,指一种彩云。
- 12 霓袖
- 霓袖,汉语词语,读音是ní xiù,指彩袖。也借指歌伎舞女。
- 13 霓裳
- 作“cháng”音时,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也有“光明”之意;读作“shang”(轻音)时,则是 衣服之意。
- 14 蜺裳
- 蜺裳属于汉语词汇,蜺做的下裳。比喻彩云。
大家在问
霓 字的笔顺写法
霓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霓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撇 竖 横 横折 横 横 撇 竖弯钩
2、霓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