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来藏往简介
知来藏往的意思
解释:
指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
出处:
《周易 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语法:
知来藏往联合式;作谓语;用于人。
示例:
清·龚自珍《江子屏所著书叙》:“有训诂事实以为之迹,有知来藏往以为之神。”
知来藏往相关词语
- 1 无知妄说
- 妄说:胡说。缺乏知识,随意瞎说出处: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语法:无知妄说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2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出处:《病玉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话也罢,到了日后,才觉得俺不是说笑话哩。”语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如果能够调动一个缺,真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 3 来之不易
-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出处: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语法:来之不易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形容成功来得不容易。示例:考上大学,来之不易,可得要继续努力。
- 4 触处机来
- 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出处:《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旧病;岂知宝玉触处机来,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语法:触处机来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接触新事物。
- 5 尊闻行知
- 尊:尊重。重视听到的意见,实行已懂的道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语法:尊闻行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 俗语。指从未有过冤仇语法: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口语。示例: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 7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 指从一片叶子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就要来到。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 8 纳污藏疾
-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语法:纳污藏疾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长孙无忌等诸诛志冲。上手诏:‘五岳陵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 9 知雄守雌
- 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出处: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语法:知雄守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宋·范仲淹《老子犹龙赋》:“知雄守雌,宛讶存身之际;绝圣弃智,潜疑勿用之时。”
- 10 富贵逼人来
- ①指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②指富贵能使他人前来靠拢。出处:《北史 杨素传》:“常令为诏,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谓曰:‘善相自勉,勿忧不富贵。’素应声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语法:富贵逼人来作宾语、定语;指因有财势,人来靠拢。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真正是‘富贵逼人来’,雪岩,我真想不到你会有这么多际遇!”
- 11 英特迈往
- 迈往:超越前人。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中》:“至东坡则云:‘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英特迈往之气可畏而仰哉!”语法:英特迈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行易知难
- 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易。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语法:行易知难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说行易知难,真是确切不移。叶圣陶《某城纪事》
- 13 藏垢纳污
-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语法:藏垢纳污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示例: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 女吊》)
- 14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语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大家在问
藏 字的笔顺写法
藏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藏 ”字共有17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竖 横 撇 竖折/竖弯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竖弯 斜钩 撇 点
2、藏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