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笑脸简介
嬉皮笑脸的意思
解释: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语法:
嬉皮笑脸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班长随又嬉皮笑脸岔了一句。(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成语造句
- 1.在课堂上,不能嬉皮笑脸,随随便便的。
- 2.再嬉皮笑脸的,我就对你不客气!
- 3.老师在严肃地给他指出缺点,他却嬉皮笑脸,漫不经心。
- 4.无缘无故:捣蛋鬼无缘无故地拿走我的尺子,指责他,他还依旧嬉皮笑脸的。
- 5.拒绝吧!也许只是玩罢了,青春期嘛,男孩子都是这样嬉皮笑脸的。
- 6.结果几个男人坐在车里面扮鬼脸,还嬉皮笑脸的,根本没有任何诚意。
英语翻译
- 英语:
grinning cheekily
- 日语:
にやにやするさま
- 俄语:
фривольная мина <хáханьки да хиханьки>
- 其他:
<德>frech lǎchelnd<法>avoir l'air frivole <sourir d'un air peu sérieux>
嬉皮笑脸相关词语
- 1 虎质羊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2 与虎谋皮
-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出处:《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语法:与虎谋皮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要日本帝国主义放弃侵华野心,无异于与虎谋皮。
- 3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出处: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语法:皮笑肉不笑作分句、状语;指假笑。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不得已见了面,皮笑肉不笑,说话慢慢吞吞,爱说不说。”
- 4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出处: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狱一般的宝和下处,充满着各种叫卖、喧嚣、女人诟骂、打情卖笑的声浪。”语法:打情卖笑作谓语、宾语;指男女调情。示例:他们整天都在打情卖笑,不干正经事
- 5 莞尔而笑
- 形容微笑的样子。出处:《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语法:莞尔而笑作谓语;指微笑的样子。示例: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彼此莞尔而笑,我看是无关大体的。”
- 6 语笑喧哗
- 大声说笑。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语法:语笑喧哗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满脸春色
- 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出处:茅盾《子夜》:“谈话自然又热闹起来,刚才发牢骚的朱吟秋和陈君宜也是满脸春色。”语法:满脸春色作谓语、宾语;指心情好。示例:他满脸春色,这事准没问题
- 8 耄安稚嬉
- 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撫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
- 9 抓破脸子
- 见“抓破脸皮”。出处: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语法:抓破脸子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墙上泥皮
- 比喻无用或低贱的附属物,也比喻妾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墙上泥皮。”语法:墙上泥皮作宾语、定语;用于附属物。示例: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媳妇儿是墙上泥皮。”
- 11 笑面老虎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出处: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语法:笑面老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心地凶狠的人。
- 12 抓破脸皮
-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语法:抓破脸皮作谓语、状语;指公开吵架。示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
- 13 涎皮赖脸
- 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出处: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14出:“你在这青堂屋舍里坐的,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语法:涎皮赖脸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欧阳山《三家巷》:“冯敬义涎皮赖脸道:‘好不值钱的干儿子!’”
- 14 贻笑千古
- 贻:遗留。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圣母并尊》:“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真贻笑千古。”语法:贻笑千古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小利所诱,顿尔改节,虽或侥幸一时,实是贻笑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