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婆娑简介
白发婆娑的意思
解释:
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
出处:
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语法:
白发婆娑作谓语、定语;指老人。
示例:
邓雅声《喜吟四章》:“焚香夜对灯如豆,白发婆娑苦校雠。”
白发婆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白发苍苍
成语造句
- 1.阿婆白发婆娑,一丝不苟的对着我说着。
- 2.女的白发婆娑,男的白须飘飘,看上去都有一大把年纪,但精神矍铄。
- 3.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是绿鬓红颜或是白发婆娑,你永远是我的徒弟,我,永远是你的师傅。
- 4.坝两旁的杨柳,有的像是白发婆娑的老人,有的像是秀发披肩的少女,为长长的大坝,拦成一个珠帘丝垂的走廊。
- 5.女子白发婆娑,脸上的皱纹似泛起的波浪,眼睛深深的隐藏在下坠的眼皮之下,整个人就如同皱了的橘子,犹如风中残烛。
白发婆娑相关词语
- 1 发迹变泰
- 发迹: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泰:通畅,得意。指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命运变坏为好出处: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乃发迹变泰之事。”语法:发迹变泰作定语;用于人的命运。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自他未曾‘发迹变泰’的时节,也就是个铁铮铮的好汉。”
- 2 擿伏发隐
- 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莅任之后,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尻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语法:擿伏发隐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发扬蹈厉
-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饱满蓬勃;意气风发昂扬。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语法:发扬蹈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发扬蹈厉,功名万里。(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十五回)
- 4 发蒙启蔽
- 发蒙:启发蒙昧;蔽:蒙蔽。启发蒙昧出处: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语法:发蒙启蔽作谓语、定语;用于教师等。
- 5 兴致勃发
- 兴致:兴趣。形容兴头很足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梨园子弟同宫女们,歌的歌,舞的舞,饮至半酣,兴致勃发。”语法:兴致勃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兴头十足。
- 6 发怒冲冠
- 同“发上冲冠”。出处:《燕丹子》下卷:“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宗意和之。如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语法:发怒冲冠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极端愤怒。
- 7 含冤莫白
- 含:包藏;莫:无处;无法;白:弄明白。指有冤屈无处申诉、无法昭雪。语法:含冤莫白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他在“文革”期间差点含冤莫白地离开人世。
- 8 黄发骀背
- 见“黄发台背”。出处: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语法:黄发骀背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 9 擿伏发奸
- 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
- 10 知白守辱
- 知白:明辨是非。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暧昧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语法:知白守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白衣宰相
-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出处:《新唐书 令狐滈传》:“且滈居当时,谓之‘白衣宰相’。滈未尝举进士,而妄言已解,使天下谓无解及第,不已罔乎?”语法:白衣宰相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仗势的人。示例:令狐綯为相,其子怙势,人称为‘白衣宰相’。明 郎瑛《七修类稿 辩证六 称相》
- 12 郎前白发
- 当了很长时间的官,一直得不到提拔,头发都白了还是一个小官。比喻一直到白了都没有遇到一个好机会。出处:汉·班固《汉武故事》:“上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髯皓白,衣服不整。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
- 13 割发代首
- 把头发割了代替砍头。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割发可以算是不孝之大罪,所以曹操就在军前割发代首以明军纪。
- 14 蹈厉发扬
- 蹈厉:踏地猛厉;发扬:奋发。比喻奋勇直前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语法:蹈厉发扬作谓语;指人的行动。示例: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梅圣俞,苏子美起而矫之,尽翻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于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