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中皎皎简介
庸中皎皎的意思
解释:
指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皎皎,铁中铮铮也。’”
语法:
庸中皎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庸中皎皎相关词语
- 1 山中白云
- 山上只有白云缭绕。旧时谢绝客人来访的话。
- 2 日中必彗
-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出处:《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语法:日中必彗紧缩式;作谓语、补语;比喻做事要及时。
- 3 言不由中
- 见“言不由衷”。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语法:言不由中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口不一致。
- 4 中心如醉
- 中心:内心。内心像喝醉了酒一样。形容忧思哀伤,不能自持出处:《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语法:中心如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北史·王肃传》:“帝手诏曰:‘不见君子,中心如醉。’”
- 5 拳中?沙
- 沙握在手里也捏不到一起。比喻关系不融洽。
- 6 秀外慧中
- 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秀:秀美;慧:聪明。出处: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语法:秀外慧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卿秀外慧中,令人爱而忘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香玉》)
- 7 堕其术中
- 中了别人的庄重,落入人家布置的圈套。出处:今若许澄通好,正是堕其计中。 《梁书·傅岐传》
- 8 胸中垒块
- 垒块:积砌成堆的土块。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语法:胸中垒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自信胸中垒块甚,开尊恨不泻江湖。明 袁宏道《上已日柬惟长》
- 9 骑驴风雪中
-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 10 中江举帆
- 中:到中心;举:升起,扬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语法:中江举帆作谓语;指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 11 切中肯綮
- 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12 此中三昧
-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出处: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语法:此中三昧作宾语;指这其中的奥妙。示例:梁遇春《Giles Lytton Strachy》:“斯特刺奇是沉溺于法国作家的英国人,所以很得了此中三昧。”
- 13 无动于中
-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语法:无动于中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中呢?
- 14 靖言庸违
-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语法:靖言庸违作谓语、宾语;指言行不一。示例:此乃欺罔天听,靖言庸违,当伏共兜之诛,以清唐虞之治。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四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