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为主简介
先入为主的意思
解释:
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语法:
先入为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
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成语造句
- 1.从前那种先入为主的总难从他心上抛掉。
- 2.他这人就有先入为主的毛病,要想改变他的想法,的确很难。
- 3.他没听你的话,是因为老王已先一步说了自己的看法,使他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
- 4.警察见匪徒摸枪,便先入为主,率先开枪射击。
- 5.王老师接任801班班主任后,不搞先入为主,而是广泛接触同学,了解情况。
- 6.任何方案的订定,主事者都不宜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要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见。
成语故事
- 汉朝时期,汉哀帝宠信董贤、孙庞、息夫躬,给他们封侯。丞相王嘉劝哀帝不能封侯,避免生出祸患。息夫躬担心董贤权势越来越大,就劝哀帝对匈奴出兵,王嘉劝哀帝不要对他的意见先入为主,应该和平共处。息夫躬计谋败露遭灭门之祸
英语翻译
- 英语:
Whoever enters first is master.
- 俄语:
держаться сложившегося мнения <быть предубеждённым>
- 其他:
<法>marquante est la première impressions <préjugé>
先入为主相关词语
- 1 为善最乐
-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出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语法:为善最乐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所谓‘为善最乐’这句话,从没有想到过。”
- 2 下乔木入幽谷
- 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3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宁可做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 用来表示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第十九出:“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4 斫雕为朴
- 见“斫雕为朴”。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语法:斫雕为朴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斫雕为朴,亦尚故训求是之文而已。章炳麟《文学说例》
- 5 入孝出弟
- 见“入孝出悌”。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语法:入孝出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示例: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宋·朱熹《〈小学〉题辞》
- 6 落发为僧
- 剃光头发做僧人
- 7 为富不仁
- 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语法:为富不仁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自古道“为富不仁”。(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
- 8 先悉必具
- 纤悉:细微详尽。细微详尽,全都载明。出处:明 归有光《上宋明府书》:“律于发冢之条,如知情买卖器物砖石、薰猩平园之类,纤悉必具。”示例:凡促织之态貌性情,先悉必具。明 袁宏道《蓄促织》
- 9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语法:恐后争先作谓语;指上进心很强。示例:纸鸢们也欢喜太阳:一个个恐后争先,争先恐后,不断努力,飞扬,向上。郭沫若《女神·心灯》
- 10 物归原主
- 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语法:物归原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璧归赵。示例:不是没收吧?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老舍《茶馆》第三幕
- 11 入室昇堂
-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 12 鱼贯而入
- 像游鱼那样首尾连贯地进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继而进。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语法:鱼贯而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众才女除卞、孟两家姊妹在后,其余都是按名鱼贯而入。(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七回)
- 13 出文入武
- 谓文武兼备。出处: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语法:出文入武作谓语、主语、宾语;同“文武兼备”。
- 14 视为等闲
- 等闲:无关紧要。把它看成无关紧要,不予重视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3回:“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视为等闲而不用。”语法:视为等闲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反问句。示例: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难道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对这样的事实视为等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