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学陋识简介
末学陋识的意思
解释:
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学陋识相关词语
- 1 仍陋袭简
- 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出处:《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语法:仍陋袭简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将就。
- 2 高才绝学
-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出处: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语法:高才绝学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学识等。示例:如今果是杨国忠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绝学。《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 3 謏闻之陋
- 謏闻:小有名声。仅有小小的名气,学识很浅陋出处:《明史·王鏊传》:“数年之后,士类濯磨,必以通经学古为高,脱去謏闻之陋。”语法:謏闻之陋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不识抬举
- 识:知道;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语法:不识抬举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强烈不满。示例:这贱人不识抬举。(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 5 学无止境
-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语法:学无止境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
- 6 闻香识色
- 指用鼻子怀抱自然,从嗅觉直入心灵。
- 7 苦学力文
- 力:务。刻苦学习,努力著文出处:《旧唐书·白居易传》:“蓦然为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苦学力文所致。”语法:苦学力文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习。
- 8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语法: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作宾语、定语;指学习一无所成。示例: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十章:“弟不过一纨绔子弟,自知平生只会安享逸乐,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 9 知音识曲
- 指通晓音乐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秋胡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语法:知音识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幼学壮行
-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出处:《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语法:幼学壮行作谓语、定语;用于教诲人。示例:行吾之道,不负吾幼学壮行之志矣。(明 赵弼《愚庄先生传》)
- 11 识礼知书
-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语法:识礼知书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12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13 对面不识
- 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石霜往见杨大年,杨言:‘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
- 14 识时达变
-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汉儿字圣旨》:“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时达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语法:识时达变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认清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