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凿齿简介
磨牙凿齿的意思
解释:
咬牙切齿。形容凶狠的样子。
出处:
清·钱谦益《刻序》:“呜呼!天地间之元气终不可以灭己,而谗夫小人磨牙凿齿者,相仍而未艾。”
语法:
磨牙凿齿作定语、状语;同“咬牙切齿”。
示例:
康濯《东方红》第五章:“磨牙凿齿地对齐占杰说:‘那你跟我捎个信,告诉王科长说,我当下这就退社。’”
磨牙凿齿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
磨牙凿齿相关词语
- 1 挤牙膏
- 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出处:陆文夫《写在之后》:“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挤‘牙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语法:挤牙膏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要从他嘴里得到消息就得用挤牙膏的办法
- 2 雀角鼠牙
- 雀、鼠:比喻强暴者。原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后泛指狱讼,争吵。出处:《诗经 召南 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语法:雀角鼠牙作宾语、定语;泛指狱讼。示例:去害马以安驯良,泯雀角鼠牙之衅,绝狼吞虎噬之端,不惊不扰,民得宽然,各尽地力。(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
- 3 君子不齿
- 君子不屑与之并列出处:师说
- 4 匡衡凿壁
-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语法:匡衡凿壁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示例: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
- 5 箴规磨切
- 箴规:规谏,劝戒;切:切磋。互相批评,互相帮助出处:唐·韩愈《答冯宿书》:“朋友道缺绝久,无有相箴规磨切之道。”语法:箴规磨切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互相帮助。
- 6 磨嘴皮子
- 说废话出处:浩然《艳阳天》第84章:“别白磨嘴皮子了,咱们反破坏,把糟蹋麦子的鸡全砸扁它!”语法:磨嘴皮子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四回:“万岁爷您给个底价,奴才去跟店家磨磨嘴皮子,看能不能砍下来。”
- 7 不齿于人
- 指被人看不起。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语法:不齿于人作谓语、定语;指被人看不起。示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徽宗政和元年》:“燕人马植,本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
- 8 磨穿铁砚
-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语法:磨穿铁砚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 9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出处: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语法: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回:“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再守他一年十二个月,好歹要掏摸些儿本事到手。”
- 10 齿白唇红
-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语法:齿白唇红联合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年轻貌美。示例: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
- 11 方枘圜凿
- 见“方枘圆凿”。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语法:方枘圜凿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
- 12 磨厉以须
- 亦作“磨砺以须”。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3回:“檄文到日,磨厉以须,车马临时,市肆勿变。”语法:磨厉以须作谓语;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 13 以尽吾齿
- 来度过我的一生.
- 14 辅牙相倚
-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出处:《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菜、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语法:辅牙相倚作谓语、定语;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大家在问
磨 字的笔顺写法
磨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磨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横 撇 竖 横折 横
2、磨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