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规叠矩简介
重规叠矩的意思
解释:
规与规相重,矩与矩相迭。指前后相合,重叠的规矩与制度。比喻因袭、重复
出处:
《晋书·周访传赞》:“曰子曰孙,重规叠矩。”
语法:
重规叠矩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重叠的法规。
示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节妇》:“与胡公所言,若重规叠矩矣。”
重规叠矩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重规累矩
英语翻译
- 英语:
conform to the regulations and customs carefully
重规叠矩相关词语
- 1 情深意重
- 情意深重。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语法:情深意重作宾语、定语;指人重感情。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总是委屈,难得他情深意重,想出一条‘两头大’的路子来。”
- 2 金规铁律
- 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 3 恩有重报
-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语法:恩有重报作宾语;指报恩。示例: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 4 厚重少文
- 厚重:敦厚稳重;文:文采。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实出处:《余嘉锡论文学杂著·释伧楚》:“机云入洛,厌北人厚重少文,嗜羊枣而啖酥酪,不如南方之莼羹鱼脍,辄目之为伧父。”语法:厚重少文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5 更唱叠和
- 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出处:明 宋濂《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叠和者,为何如耶?”语法:更唱叠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轻怜重惜
- 形容百般怜爱。
- 7 轻生重义
- 见“轻身重义”。出处:《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语法:轻生重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 8 蹈规循矩
- 同“蹈矩循规”。出处:明·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空穷读数行书,蹈规循矩没是非。”语法:蹈规循矩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9 善自珍重
- 好好地保重自己。出处:暂时空缺
- 10 蹈矩循彟
- 同“蹈矩循规”。出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语法:蹈矩循彟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只重衣衫不重人
-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龙心禅师法嗣》:“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老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语法:只重衣衫不重人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钱钟书《围城》:“这种势利小鬼,只重衣衫不重人——当然赵先生也是位社会上有名人物。”
- 12 应规蹈矩
- 蹈:踩;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旧礼仪与法度出处:《隋书·音乐志》:“齐之以礼,相趋帝庭,应规蹈矩,玉色金声。”语法:应规蹈矩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创新。
- 13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语法:名重一时作谓语、定语;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示例:这位朱大人,学问经济,名重一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 14 泽深恩重
- 泽:恩泽,德泽。德泽深远,恩情厚重出处:唐·张说《谢京城东亭子宴送表》:“当陛下圣明之朝,事出非常,泽深恩重,今者誓将沥血,未足竭诚,徒欲杀身。岂能报答。”语法:泽深恩重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大家在问
叠 字的笔顺写法
叠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叠 ”字共有13画,笔顺写法是: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 横
2、叠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