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衣裳简介
颠倒衣裳的意思
解释:
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出处:
《诗经 齐风 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语法:
颠倒衣裳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示例: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夜则废寝,昼则忘餐,颠倒衣裳,不知所措。”
颠倒衣裳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颠衣到裳
成语造句
- 1.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
- 2.攘攘如今重破五,颠倒衣裳拾规矩。
- 3.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
- 4.明府刚刚来到,还没显示出令人信服的德行,所以我这样的贱民还因未受教化而颠倒衣裳。
颠倒衣裳相关词语
- 1 衣不及带
- 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出处:《后汉书·王充传》
- 2 衣带一江
- 犹言一衣带水。 宋 文及翁 《贺新郎·西湖》词:“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
- 3 不知起倒
-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语法:不知起倒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好歹。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
- 4 衣锦故乡
- 旧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中的衣服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 5 衣带之水
- 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出处:《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 6 和衣而睡
- 和:连着。穿着衣服睡觉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那老道人自去收拾,关门闭户已了,来房中土榻上和衣而睡。”语法:和衣而睡作谓语、宾语、状语;指穿着衣服睡觉。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因挣扎走了几步,身体愈觉困倦,坐不得一刻,就和衣而睡。”
- 7 毛发倒竖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语法:毛发倒竖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愤怒、惊吓等。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看那月色时,也淡淡的,不似先前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 8 颠倒错乱
- 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 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 9 衣不解带
-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任凭少奶奶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语法:衣不解带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示例:看见父亲病重,他衣不解带,伏伺十余日,眼见得是不济事。(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 10 好衣美食
- 美:美好。指吃好的,穿好的出处: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语法:好衣美食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11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语法:翻箱倒柜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彻底翻检。示例:闹了大半天,毫无影响,甚至翻箱倒柜,实在没处去找。(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 12 玉山自倒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出处: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卖,玉山自倒非人推。”语法:玉山自倒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张公吃酒李公颠
-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出处: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语法:张公吃酒李公颠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4 椎髻布衣
- 椎形发髻,布制衣服。指妇女朴素的服饰。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语法:椎髻布衣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