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溓海夷简介
河溓海夷的意思
解释:
犹言河清海晏。
出处:
《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端,诸侯轨道,河溓海夷。”
语法:
河溓海夷作宾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河溓海夷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河溓海晏
河溓海夷相关词语
- 1 五洲四海
- 泛指世界各地。出处:司马达《魔鬼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兴趣,注视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语法:五洲四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作为一名拍摄自然风光的报刊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洲四海。
- 2 河鱼之疾
-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出处:《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语法:河鱼之疾作宾语;指腹泻。示例:到韶累月,疲于人事,又苦河鱼之疾,少留调理乃行,益远,愈增瞻系也。(宋 苏轼《与冯祖仁书三首》)
- 3 航海梯山
- 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语法:航海梯山联合式;作主语、分句;指长途跋涉。示例:航海梯山,贡奉循环。唐·于兢《王审知德政碑》
- 4 夷险一节
- 夷:平坦;节:节操。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竭身命以殉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语法:夷险一节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 5 金鳷擘海
- 喻诗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彻。
- 6 海水难量
-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出处:《淮南子 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语法:海水难量作定语、宾语;指不能低估别人。示例:看从来海水难量也,任你纷纷白眼多。(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清腔类 前腔二首》)
- 7 山陬海筮
-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出处: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语法:山陬海筮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 8 义海恩山
-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语法:义海恩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百川朝海
-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出处:汉 焦赣《易林 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语法:百川朝海作宾语、定语;形容分散的事物聚积在一起。
- 10 江水不犯河水
- 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 11 河汾门下
- 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出处: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语法:河汾门下作宾语、定语;指名师。
- 12 江淮河汉
- 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语法:江淮河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江河等。
- 13 河东三箧
- 指亡失的书籍。出处:语出《汉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语法:河东三箧作宾语;指书籍等。示例: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清 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 1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出处: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语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复句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心灵会互相感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