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求瑕简介
披毛求瑕的意思
解释:
见“披毛求疵”。
出处:
《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语法:
披毛求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披毛求瑕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批毛求疵
英语翻译
- 英语:
blow upon the hair trying to discover a mote
披毛求瑕相关词语
- 1 披云见日
-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见日,立地登天。”语法:披云见日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7回:“滇、黔首义,薄海从风,合议机关,应时成立,披云见日,昏镜重磨。”
- 2 烂若披锦
- 形容文辞华丽。出处: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语法:烂若披锦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文辞华丽。
- 3 刻船求剑
-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出处:唐·刘知畿《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语法:刻船求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头脑不灵活。
- 4 一缺十求
- 旧指一个职位空缺,谋求这个职位的人很多。出处:《晋书·王蕴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蕴无所是非。”
- 5 吹毛求瘢
- 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语法:吹毛求瘢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6 万事不求人
- 指做事只靠自己的努力,不依赖别人出处:老舍《英国人》:“多数的英国人愿当鲁滨孙,万事不求人。”语法:万事不求人作宾语、定语;指自力更生。示例:他就是万事不求人的性格
- 7 毛举细故
-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出处:《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语法:毛举细故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示例:而犹禽视息息,行尸走肉,毛举细故,瞻前顾后,相妒相轧。清·梁启超《南学会序》
- 8 白璧无瑕
-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语法:白璧无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示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无瑕。
- 9 涤瑕荡垢
- 见“涤瑕荡秽”。出处: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语法:涤瑕荡垢作谓语、宾语;指清除缺点等。示例: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
- 10 披沙捡金
- 披:分开;捡:挑选。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出处:清·汪师韩《诗学纂闻》:“‘池塘’‘园柳’之篇,‘白云’‘绿涤’之作,‘乱流’‘孤屿’之句,‘云合’‘露泫’之词,披沙捡金,寥寥可数。”语法:披沙捡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从大量的东西中选精。
- 11 景公求雨
- 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语法:景公求雨作宾语、定语;指不能脱离群众。示例:领导干部应该学习景公求雨,体恤民情
- 12 目披手抄
- 披:翻阅。边读书边抄录。形容读书刻苦认真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序》:“终日明窗净几,目披手抄,诚心好之,遂忘其劳。”语法:目披手抄作谓语、定语;用于读书。
- 13 名纸生毛
- 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语法:名纸生毛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 14 独孤求偶
- 独孤求偶形容一个单身的人一心想要找到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