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校简介
同年而校的意思
解释:
犹言相提并论。
出处:
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语法:
同年而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同年而校相关词语
- 1 自崖而反
-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出处:《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语法:自崖而反作谓语;指送行辞。
- 2 同力协契
- 犹言同心协力。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语法:同力协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3 文子同升
- 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出处: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语法:文子同升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不但家主身荣,连你也有好处,少不得仿前徽,文子同升,与伊行,并事公家。”
- 4 启而不发
- 未能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 5 残年暮景
- 指人到了晚年。出处:清 无名氏《说唐》第十回:“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别离。””语法:残年暮景作宾语;指晚年。示例: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和是相逢,怕的是别离。”(清 无名氏《说唐》第十回)
- 6 上下同门
- 上下:指上一辈与下一辈。姑婿与侄婿的互称。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杨仆射於陵在考功时,与李师稷及第。至其子相国嗣复知举,门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时人谓之杨家上下门生。”自注:“代有姑之婿与侄之婿,谓之上下同门。”语法:上下同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迟暮之年
-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语法:迟暮之年作宾语;比喻晚年。示例:痛思臣母迟暮之年,不幸身婴残疾。(《清朝野史大观 第九卷 两大文章》)
- 8 大同小异
-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语法:大同小异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比较。示例:现在许多武打影片,其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 9 殊涂同致
- 犹殊途同归。出处:《晋书·嵇康传》:“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语法:殊涂同致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宋·范仲淹《天道益谦赋》:“取类而信,如江海之润下;殊涂同致,若鬼神之福谦。”
- 10 涅而不淄
- 见“涅而不缁”。出处: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语法:涅而不淄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 11 劳而少功
- 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的效果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 12 同业相仇
-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出处:清·翟灏《通俗编·交际》:“同美相护,同业相仇。”语法:同业相仇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翩跹而舞
- 翩跹:轻扬飘逸的样子。常用以形容轻快旋转的舞姿。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 例:翩跹如蝶
- 14 车攻马同
- 攻:坚固精致;同:齐聚。战车坚固,战马整齐。形容军容极盛出处:《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语法:车攻马同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示例:汉·马融《广成颂》:“车攻马同,教达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