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科暴敛简介
横科暴敛的意思
解释:
同“横征暴赋”。
出处:
《元史·外夷传一·高丽》:“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语法:
横科暴敛作谓语、宾语;指残酷剥削。
示例:
老百姓受不了横科暴敛,纷纷揭竿而起
英语翻译
- 英语:
extort illegal taxes
横科暴敛相关词语
- 1 撮科打哄
-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出处:明 汤显祖《南柯记 漫遣》:“自家扬州城中有名的一个溜二便是。一生浪荡,半世风流。但是晦气的人家,便请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与他钻懒帮闲。”语法:撮科打哄作主语、谓语、宾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 2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出处:《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语法:鸷鸟将击,卑飞敛翼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示例:贤弟,且不要使性气,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明 无名氏《鸣凤记 南北分别》
- 3 藏锋敛颖
-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出处:元 戴表元《送吴州判还番阳诗序》:“及乎藏锋敛颖,韬潜谨饬……洁身寡过,而求自免也。”语法:藏锋敛颖作谓语、定语;指含蓄。
- 4 暴跳如雷
- 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语法:暴跳如雷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示例:他脾气很坏,一遇不顺心的事,就暴跳如雷。
- 5 珍藏密敛
- 敛:收起。非常珍重,严严实实地收藏起来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这东西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语法:珍藏密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以暴易暴
-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语法:以暴易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周三》)
- 7 交横绸缪
- 绸缪:缠绕。 交错缠绕在一起。出处: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轨,交横绸缪。”
- 8 横行直撞
-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出处:《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直撞,逢人便杀。”语法:横行直撞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肆意行动。
- 9 冯河暴虎
- 犹言暴虎冯河。出处: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语法:冯河暴虎作谓语、定语、分句;比喻有勇无谋。
- 10 横征苛敛
- 指滥收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出处: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犹恐不足制吾族死命也,于是横征苛敛,供其饕餮。”语法:横征苛敛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残酷剥削。
- 11 暴躁如雷
-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语法:暴躁如雷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示例: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躁如雷。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 12 怒目横眉
-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出处:五代 后蜀 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语法:怒目横眉作谓语、定语;指人发怒的样子。示例: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怒目横眉、挺胸凸肚的一群人。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 13 才华横溢
-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语法:才华横溢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很有才华的人。示例:他从小就流露出才华横溢的天资来。
- 14 发科打诨
-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出处: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语法:发科打诨作谓语、宾语、定语;泛指开玩笑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