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痈噬痔简介
吮痈噬痔的意思
解释:
吮:用嘴吸;痈:毒疮;噬:咬。指用口舌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出处: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他们把那瓣香祖传来的奴颜婢膝的面孔,吮痈噬痔的长技,向来在本国有权力的人里头用熟的,近来都用在外国人身上了。”
语法:
吮痈噬痔作谓语、定语;指卑劣地奉承人。
英语翻译
- 英语:
play the lick-boot
吮痈噬痔相关词语
- 1 噬脐莫及
-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出处:唐 高彦休《唐阙史 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语法:噬脐莫及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头,以后虽欲改图,噬脐莫及。”
- 2 噬脐何及
-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语法:噬脐何及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如若抗拒,真火焰昆冈,俱为齑粉,噬脐何及?(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二回)
- 3 噬脐无及
- 亦作“噬脐莫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出处: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语法:噬脐无及作谓语、定语;指后悔也来不及。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8回:“化及所为如此,我立见其败;若不早计,噬脐无及。”
- 4 养痈成患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语法:养痈成患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应是做坚决的斗争,决不能养痈成患。
- 5 择肥而噬
- 择:挑选;噬:咬。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语法:择肥而噬作谓语;指有选择地吃。
- 6 鲸吞蛇噬
-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出处:清·鲁一同《秦论》:“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语法:鲸吞蛇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蹠犬噬尧
- 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语法:咎繇不作谁与平兮,~理则然兮。 ★明·刘基《吊泰不华元帅赋》示例:咎繇不作谁与平兮,~理则然兮。 ◎明·刘基《吊泰不华元帅赋》
- 8 养痈自患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5回:“不意姜尚作难肆横,竟克朕之四关也。今不早治,是养痈自患也。”语法:养痈自患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9 养痈畜疽
- 痈、疽:毒疮。养畜毒疮不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语法:养痈畜疽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磨墨吮毫
- 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各生童磨墨吮毫,发笔快的,早已有了破题、承题、小讲。”语法:磨墨吮毫作谓语;指准备写字书法。
- 11 吮毫搦管
- 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搦管:执笔。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近义词:怀铅提椠。出处: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梁书·刘孝绰传》:“由此而谈,又何容易,故韬翰吮墨,多历寒暑。”
- 12 猫噬鹦鹉
- 比喻排挤好人。出处:宋·岳珂《桯史·鹦鹉谕》:“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语法:猫噬鹦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噬不见齿
- 比喻害人者阴险狠毒狡猾,不露凶相。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夫飞鸟之挚也俯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
- 14 吮墨舐毫
- 以口吮吸毛笔上的墨出处:《太尉公会昌一品制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