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扯脖简介
杀鸡扯脖的意思
解释:
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语法:
杀鸡扯脖作定语;指发誓、赌咒的神态。
杀鸡扯脖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杀鸡抹脖
杀鸡扯脖相关词语
- 1 挦章扯句
- 寻求、摘取某些片断词句出处: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挦章扯句……是又不知古人模拟之法。”语法:挦章扯句作宾语、定语、谓语;同“寻章摘句”。
- 2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 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语法: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扯鼓夺旗
- 形容作战勇敢。出处: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语法:扯鼓夺旗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示例:扯鼓夺旗千般勇,三停刀上血光飞。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
- 4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语法:宁为鸡尸,无为牛从作定语、分句;指人的处世。
- 5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语法:鸡毛蒜皮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毫无价值的东西。示例:他们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才送给你;你倒说是鸡毛蒜皮。(孙犁《石猴——平分杂记》)
- 6 鸡豚之息
- 比喻微小的收益。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语法:鸡豚之息作宾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 7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8 格杀无论
- 见“格杀勿论”。出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语法:格杀无论作谓语、定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 9 不丰不杀
-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语法:不丰不杀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不多不少正合适。示例:“宫门费”不丰不杀,按股匀分,倒也相安无事。(高阳《胭脂井》)
- 10 偷鸡不着蚀把米
-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语法:偷鸡不着蚀把米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有坏心的人。示例:叶圣陶《一个练习生》:“我们白跑一趟,偷鸡不着蚀把米,就是了。”
- 11 独鹤鸡羣
- 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能或仪表出众。参见“鹤立鸡羣”出处:独鹤鸡羣自寡俦,三间老屋日西头
- 12 以杀去杀
-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语法:以杀去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13 曾参杀人
- 比喻流言可畏。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语法:曾参杀人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
- 14 杀人须见血
- 比喻做事一定要彻底,要有结果。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四:“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册与岩头,万里一条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