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喻今简介
借古喻今的意思
解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语法:
借古喻今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
请不要用诗来借古喻今了,我们清醒得很
成语造句
- 1.他想通过对秦朝兴亡的分析,借古喻今,使当朝统治者以史为鉴。
- 2.报刊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援古证今,借古喻今的精粹短文,读者往往很受启发。
- 3.以前要以史为镜借古喻今,现在与时俱进就要了结当下。
- 4.借古喻今,中华觉醒,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 5.运用启示式提问时,可相机采用声东击西、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具体方法。
- 6.先生之意是借古喻今,属下明白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narrate anecdotes of the past in alluding to the present
借古喻今相关词语
- 1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出处: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语法:今古奇观作宾语、定语;指奇异的景象。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50章:“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
- 2 说古道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语法:说古道今作谓语、宾语;形容谈话内容广泛。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24章:“干活儿不久,铁镇王三、王生茂和跛子福蛋他们就忘了刚才闹过的别扭,开始说古道今了。”
- 3 千古骂名
- 千古:永远。永世被人唾骂的名声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都藏在里边,不做千古骂名,定是一番笑话。”语法:千古骂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以敌借敌
- 借:利用。 用已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敌人,去争取另一部分敌人。出处:明·揭喧《兵经百言》:“甚且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我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
- 5 镕今铸古
-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6 独有千古
-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出处: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语法:独有千古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事迹等。
- 7 亘古未闻
-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语法:亘古未闻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 8 酌古准今
- 见“酌古准今”。出处: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语法:酌古准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 9 是古非今
-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语法:是古非今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保守复古。示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
- 10 前无古人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出处: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语法:前无古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二者皆句语雄峻,前无古人。(宋 洪迈《容斋四笔》卷二)
- 11 攀今吊古
- 见“攀今吊古”。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语法:攀今吊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你休得攀今吊古,那钓鱼牧豕的,胸中都有才学。”
- 12 通达古今
-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语法:通达古今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学识等。
- 13 千古一辙
- 谓自古相同。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六:“后村所谓‘谄谀以求悦,揣摩以幸中’,千古一辙也。”语法:千古一辙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古相同。
- 14 孔壁古文
- 壁经出处:汉书·艺文志